9CaKrnJUhZq health.huanqiu.comarticle代表委员建言出台相关政策 消除生育两孩后顾之忧/e3pmt7dq2/e3pmt904n今年1月1日起,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代表委员们认为,全面两孩政策允许而不是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应当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政策。在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有群众反映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代表委员们希望国家对此给予关注,出台相关政策,消除目标人群生育两孩的后顾之忧。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口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从2013年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今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符合目前面临的生育率偏低、少子化和老龄化两端挤压的国情。”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谢红代表认为, 全面放开两孩可以缓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烈度,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协调发展。 “按照预期效果,短期四五年内,出生人口高的年份应该达到2000万人,之后会逐渐降下来。”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可生育两孩的目标人群约9000万人,每年将新增300万人口。到2050年,预计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工会主席李琦代表表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短期看,将直接带动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刺激扩大相关领域投资,增加就业。” 专家预测,全面两孩政策将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约0.5个百分点。修订地方计生条例,消除目标人群后顾之忧代表委员们认为,全面两孩政策要更好落地,需要完善配套政策,消除目标人群生育的后顾之忧。首先,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谢红介绍,山西省修改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删除了“晚婚、晚育、少生”的相关条款,另外还对生育服务登记、技术服务、合法生育夫妻产假和护理假等条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山西还明确,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作为2016年重大改革任务,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前几年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中,产假比较短,只有98天。谢红说,山西将条例调整为“女方在享受国家和本省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奖励延长产假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日”。民盟中央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委员说,在女性的权利保障方面,政府部门应有明确规定,落实好两孩生育期间的福利待遇。“单位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要对妇女生育期间的岗位、产假等做好安排。”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让目标家庭生得好、养得起9000万的目标人群想生但不一定敢生。一方面,一半以上都超过40岁,出生缺陷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如今生养成本较高,生下来担心养不起。代表委员们建议,增加配套公共服务供给,全社会协力降低两孩抚养成本,让目标人群敢生。谢红认为,首先要解决妇幼健康服务供给不足。2013年山西省每万人拥有产科医务人员仅2.2人、儿科医务人员仅1.5人,按照年分娩量50万人测算,尚缺产科医生、助产士各1700人、产科床位1200张、儿科医护人员5000名。“应对集中释放的生育需求,亟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谢红说,在生育两孩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引入社会力量,着力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儿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让符合条件的家庭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调查显示,大量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选择了不生育两孩,主要是源于经济压力、照料子女的压力和女性自身事业发展的压力。”谢红认为,消除这些年轻父母的忧虑,需要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供高效、优质、价格合理的婴幼儿照料服务。视觉统筹:蔡华伟 关玉霞 高璐瑜网友关注“全面两孩”(会外点题)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两会开幕以来,截至3月3日14时,有关“全面两孩”这一话题,网络媒体的报道量多达1.1万余篇,传统报刊856篇,论坛、博客3100余篇,在微博、微信上关于该话题的讨论量超过0.5万条。对网友的言论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网友愿意生两孩。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抚养成本太高,不敢生。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能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就可以了,不想生第二个了。支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网友中,网友“春风化雨”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全面两孩政策及时出台,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社会老龄化态势,为中国人口结构更加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好政策、‘及时雨’”!不少网友在欢迎全面两孩政策落地的同时,希望有一些配套举措,让老百姓生得好、养得起。网友“李家肆少爺”说:“现在培养一个孩子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两个孩子加上赡养4个老人,生活压力不小。”网友“城中客”认为,许多女性可能因为要生两孩而不得不暂时放弃事业,希望能有专门政策来对女性再就业进行扶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供稿)1457052240000责编:王志胜人民日报14570522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304/08/46/20160304084610847.jpg{"email":"wangzhisheng@huanqiu.com","name":"王志胜"}
今年1月1日起,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代表委员们认为,全面两孩政策允许而不是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应当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政策。在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有群众反映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代表委员们希望国家对此给予关注,出台相关政策,消除目标人群生育两孩的后顾之忧。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口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从2013年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今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符合目前面临的生育率偏低、少子化和老龄化两端挤压的国情。”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谢红代表认为, 全面放开两孩可以缓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烈度,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协调发展。 “按照预期效果,短期四五年内,出生人口高的年份应该达到2000万人,之后会逐渐降下来。”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可生育两孩的目标人群约9000万人,每年将新增300万人口。到2050年,预计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工会主席李琦代表表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短期看,将直接带动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刺激扩大相关领域投资,增加就业。” 专家预测,全面两孩政策将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约0.5个百分点。修订地方计生条例,消除目标人群后顾之忧代表委员们认为,全面两孩政策要更好落地,需要完善配套政策,消除目标人群生育的后顾之忧。首先,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谢红介绍,山西省修改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删除了“晚婚、晚育、少生”的相关条款,另外还对生育服务登记、技术服务、合法生育夫妻产假和护理假等条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山西还明确,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作为2016年重大改革任务,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前几年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中,产假比较短,只有98天。谢红说,山西将条例调整为“女方在享受国家和本省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奖励延长产假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日”。民盟中央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委员说,在女性的权利保障方面,政府部门应有明确规定,落实好两孩生育期间的福利待遇。“单位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要对妇女生育期间的岗位、产假等做好安排。”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让目标家庭生得好、养得起9000万的目标人群想生但不一定敢生。一方面,一半以上都超过40岁,出生缺陷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如今生养成本较高,生下来担心养不起。代表委员们建议,增加配套公共服务供给,全社会协力降低两孩抚养成本,让目标人群敢生。谢红认为,首先要解决妇幼健康服务供给不足。2013年山西省每万人拥有产科医务人员仅2.2人、儿科医务人员仅1.5人,按照年分娩量50万人测算,尚缺产科医生、助产士各1700人、产科床位1200张、儿科医护人员5000名。“应对集中释放的生育需求,亟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谢红说,在生育两孩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引入社会力量,着力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儿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让符合条件的家庭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调查显示,大量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选择了不生育两孩,主要是源于经济压力、照料子女的压力和女性自身事业发展的压力。”谢红认为,消除这些年轻父母的忧虑,需要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供高效、优质、价格合理的婴幼儿照料服务。视觉统筹:蔡华伟 关玉霞 高璐瑜网友关注“全面两孩”(会外点题)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两会开幕以来,截至3月3日14时,有关“全面两孩”这一话题,网络媒体的报道量多达1.1万余篇,传统报刊856篇,论坛、博客3100余篇,在微博、微信上关于该话题的讨论量超过0.5万条。对网友的言论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网友愿意生两孩。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抚养成本太高,不敢生。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能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就可以了,不想生第二个了。支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网友中,网友“春风化雨”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全面两孩政策及时出台,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社会老龄化态势,为中国人口结构更加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好政策、‘及时雨’”!不少网友在欢迎全面两孩政策落地的同时,希望有一些配套举措,让老百姓生得好、养得起。网友“李家肆少爺”说:“现在培养一个孩子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两个孩子加上赡养4个老人,生活压力不小。”网友“城中客”认为,许多女性可能因为要生两孩而不得不暂时放弃事业,希望能有专门政策来对女性再就业进行扶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