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3UJr health.huanqiu.comarticle7月仍需严防流感、手足口、登革热/e3pmt7dq2/e3pmt904n■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7月要注意防控流感 、手足口、登革热等流行病。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全家老小被流感“放倒”、幼儿手足口病仍持续高发……进入7月,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防控流感、手足口、登革热、腮腺炎等季节性流行病。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山一院等广州市内医院了解到,急诊科、儿科甚至成人内科都被各年龄段的流感患者、手足口病幼儿挤满。专家预计7月份手足口病流行仍处较高水平,幼儿是重点保护人群。广东省仍处季节性流感流行期,孕妇、儿童、年长者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尤其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粤康信流感来势汹汹 一家老小齐患病“家里老婆、两个小孩个个都高烧39度,十分崩溃……”6月25日,家住萝岗的牟先生无奈地发朋友圈称,全家都感冒发烧,就剩下他一个健康的,既照顾生病的家人,还要上班,简直分身乏术。一天后,牟先生也中招感染流感,不得不感叹自己并非超人,赶紧打起针退烧。此波流感病毒确实凶猛,牟先生一家的遭遇目前很多家庭正在经历。在新快报记者加入的一个辣妈群里,21个家庭中,过半感叹家中大人、小孩齐齐患流感,轮番上医院的情景不断上演。“先是儿子在幼儿中班感染了流感发烧咳嗽,接着是奶奶,自己作为怀孕8个多月的孕妇,最后也感染了病毒……”家住中山一路的李女士大着肚子即将临盆,却被传染了流感,咳嗽、鼻塞,十分难受,坐卧难安。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广东省疾控中心对全省的监测情况显示,广东流感流行季节九成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人群对流感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但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时,以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有资料表明,儿童的发病率为20%-30%,是成人的2-6倍(成人为5%-10%)。“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所以特别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暴发。”省疾控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此波流感预计仍将在7月份流行。专家建议幼儿老人孕妇有必要打疫苗流感年年有,严重也能要人命。专家提醒市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7类高风险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包括:孕妇和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医务人员、住在养老院及残障人士照料机构中的人以及接触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手足口进入高发期 幼儿是防控重点广东省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55007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15%。省疾控中心表示,7月,广东省流行风险较高的疾病仍包括手足口病,特别是幼儿要加强防护。“晚上10点孩子突发高烧,手脚还有疱疹,怀疑手足口病,连夜带着去看急诊。”杨先生在朋友圈中说,到医院一看,最近手足口病高烧患儿还真不少,不淡定的父母带患儿看夜诊的也非常多,他到院时,拿到的号已经排到200多号了。“最近急诊科晚上经常排着长长的队,叫号屏幕上也是爆满的候诊人群。”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徐医生说,医生已经在加班加点看病,等候的家长难免情绪焦虑,孩子在哇哇大哭,那场面真是看着让人头晕。专家评估认为,每年5-7月都是广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发期,5月份以来,全省手足口病已逐渐进入流行高发期,发病将在近期维持较高水平,部分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升高。专家建议饭前便后勤洗手 疫苗可防重症省疾控专家建议,手足口病一般是自愈性疾病,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病毒,可接种EV71疫苗进行预防。平时生活中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孩子前,处理粪便、呕吐物后均要洗净双手。勤消毒: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勤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口腔、手、足、臀等部位有皮疹,需尽早就医。登革热雨水过后蚊虫滋生还当防登革热近日,广州时不时来几场暴雨,伊蚊密度也随之升高,专家提醒,市民要特别提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等蚊虫叮咬类疾病。7月3日,省疾控中心还特别发布“近期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风险提示”。省疾控中心表示, 5-6月珠三角地区已报告多例登革热本地病例,7月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的持续发生,广东仍将存在持续输入病例的风险。同时,由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洪涝灾害易发,媒介伊蚊密度明显升高,出现本地局部暴发的风险较高。现阶段,广东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高风险地区为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潮州、中山、江门、珠海、阳江等对外交流频繁、人口密集和流动性大或存在防控薄弱环节的地市。寨卡病毒病高风险地区为珠三角地区7市(尤其是江门)、潮汕地区和湛江等口岸城市。有发热、皮疹等不适 请及时就诊专家提醒防蚊:居家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防蚊驱避剂。避免在野外、树荫处停留。灭蚊:翻盆倒罐清积水,水培植物改土培,清理杂物及垃圾,清除蚊虫孳生地。不适随诊:有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不适请及时就诊。广州这些地区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结果高密度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桥中九龙建设工地花地街广州市慈善医院旁闲置工地南源街广州市南海中学桥中街桥中日用品仓库花地街广州脑科医院桥中街东海北路荔众废品站昌华街广医三院东漖街芳村花园岭南街文化公园越秀区大东街英雄广场光塔街五仙观天河区天园街科技园中英文学校天园街天府路9号石牌干休所天园街棠下涌西路广安学车场沙东街体育东路小学(北校区)长兴街长湴公园工地冼村街冼村拆迁区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森林公园江高镇神山白云湖街白云湖公园黄石街祥景体育公园金沙街浔峰山生态公园石门街白云湖公园石门街街道办番禺区市桥街市桥街公园南村镇南村中学桥南街桥南街公园从化区街口街城郊街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1499304180000责编:王志胜新快报149930418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706/20170706092414191.jpg{"email":"wangzhisheng@huanqiu.com","name":"王志胜"}
■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7月要注意防控流感 、手足口、登革热等流行病。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全家老小被流感“放倒”、幼儿手足口病仍持续高发……进入7月,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防控流感、手足口、登革热、腮腺炎等季节性流行病。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山一院等广州市内医院了解到,急诊科、儿科甚至成人内科都被各年龄段的流感患者、手足口病幼儿挤满。专家预计7月份手足口病流行仍处较高水平,幼儿是重点保护人群。广东省仍处季节性流感流行期,孕妇、儿童、年长者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尤其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粤康信流感来势汹汹 一家老小齐患病“家里老婆、两个小孩个个都高烧39度,十分崩溃……”6月25日,家住萝岗的牟先生无奈地发朋友圈称,全家都感冒发烧,就剩下他一个健康的,既照顾生病的家人,还要上班,简直分身乏术。一天后,牟先生也中招感染流感,不得不感叹自己并非超人,赶紧打起针退烧。此波流感病毒确实凶猛,牟先生一家的遭遇目前很多家庭正在经历。在新快报记者加入的一个辣妈群里,21个家庭中,过半感叹家中大人、小孩齐齐患流感,轮番上医院的情景不断上演。“先是儿子在幼儿中班感染了流感发烧咳嗽,接着是奶奶,自己作为怀孕8个多月的孕妇,最后也感染了病毒……”家住中山一路的李女士大着肚子即将临盆,却被传染了流感,咳嗽、鼻塞,十分难受,坐卧难安。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广东省疾控中心对全省的监测情况显示,广东流感流行季节九成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人群对流感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但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时,以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有资料表明,儿童的发病率为20%-30%,是成人的2-6倍(成人为5%-10%)。“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所以特别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暴发。”省疾控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此波流感预计仍将在7月份流行。专家建议幼儿老人孕妇有必要打疫苗流感年年有,严重也能要人命。专家提醒市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7类高风险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包括:孕妇和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医务人员、住在养老院及残障人士照料机构中的人以及接触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手足口进入高发期 幼儿是防控重点广东省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55007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15%。省疾控中心表示,7月,广东省流行风险较高的疾病仍包括手足口病,特别是幼儿要加强防护。“晚上10点孩子突发高烧,手脚还有疱疹,怀疑手足口病,连夜带着去看急诊。”杨先生在朋友圈中说,到医院一看,最近手足口病高烧患儿还真不少,不淡定的父母带患儿看夜诊的也非常多,他到院时,拿到的号已经排到200多号了。“最近急诊科晚上经常排着长长的队,叫号屏幕上也是爆满的候诊人群。”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徐医生说,医生已经在加班加点看病,等候的家长难免情绪焦虑,孩子在哇哇大哭,那场面真是看着让人头晕。专家评估认为,每年5-7月都是广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发期,5月份以来,全省手足口病已逐渐进入流行高发期,发病将在近期维持较高水平,部分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升高。专家建议饭前便后勤洗手 疫苗可防重症省疾控专家建议,手足口病一般是自愈性疾病,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病毒,可接种EV71疫苗进行预防。平时生活中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孩子前,处理粪便、呕吐物后均要洗净双手。勤消毒: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勤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口腔、手、足、臀等部位有皮疹,需尽早就医。登革热雨水过后蚊虫滋生还当防登革热近日,广州时不时来几场暴雨,伊蚊密度也随之升高,专家提醒,市民要特别提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等蚊虫叮咬类疾病。7月3日,省疾控中心还特别发布“近期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风险提示”。省疾控中心表示, 5-6月珠三角地区已报告多例登革热本地病例,7月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的持续发生,广东仍将存在持续输入病例的风险。同时,由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洪涝灾害易发,媒介伊蚊密度明显升高,出现本地局部暴发的风险较高。现阶段,广东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高风险地区为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潮州、中山、江门、珠海、阳江等对外交流频繁、人口密集和流动性大或存在防控薄弱环节的地市。寨卡病毒病高风险地区为珠三角地区7市(尤其是江门)、潮汕地区和湛江等口岸城市。有发热、皮疹等不适 请及时就诊专家提醒防蚊:居家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防蚊驱避剂。避免在野外、树荫处停留。灭蚊:翻盆倒罐清积水,水培植物改土培,清理杂物及垃圾,清除蚊虫孳生地。不适随诊:有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不适请及时就诊。广州这些地区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结果高密度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桥中九龙建设工地花地街广州市慈善医院旁闲置工地南源街广州市南海中学桥中街桥中日用品仓库花地街广州脑科医院桥中街东海北路荔众废品站昌华街广医三院东漖街芳村花园岭南街文化公园越秀区大东街英雄广场光塔街五仙观天河区天园街科技园中英文学校天园街天府路9号石牌干休所天园街棠下涌西路广安学车场沙东街体育东路小学(北校区)长兴街长湴公园工地冼村街冼村拆迁区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森林公园江高镇神山白云湖街白云湖公园黄石街祥景体育公园金沙街浔峰山生态公园石门街白云湖公园石门街街道办番禺区市桥街市桥街公园南村镇南村中学桥南街桥南街公园从化区街口街城郊街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