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lsAN health.huanqiu.comarticle国家卫健委:2019年将全面消除乡村医疗“空白点”/e3pmt7dq2/e3pmt904n本报首席记者梁文艳报道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7月9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表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病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将成为健康扶贫的重要任务,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面消除。”何锦国介绍说,近年来,全国三级医院“一对一”对口帮扶、建立远程医疗网络等举措,已明显提升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且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据记者了解,为确保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国家卫健委将重点做好落实责任分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加大投入支持,中央财政统筹卫生健康领域现有资金渠道,在分配卫生健康转移支付资金时对“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地区予以适当倾斜等措施。贫困地区医疗服务逐步提升近几年,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且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已经有670万户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实现脱贫。 记者了解到,国家卫健委已将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了25种,对于慢病患者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病患者得到了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全国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94.5%的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得到妥善治疗。据悉,国家卫健委已经组织1107家三级医院“一对一”对口帮扶832个贫困县的1172家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网络,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县医院诊疗能力。此外,健康扶贫工程也开始关注预防,特别是针对一些重大传染病,例如,凉山州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较2017年下降了25%。据记者了解,健康扶贫政策并非只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人群,而是包括所有贫困人口在内。权威专家表示,由于贫困人群经济实力比较脆弱,如果一旦发生大病,仍有可能发生灾难性支出,从而导致因病返贫。因此,健康扶贫也反复强调对贫困人口脱贫后不脱政策。截至2018年底,在16.6万个贫困地区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当中,13.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占比83.1%;15.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至少已经拥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占比95.2%。另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全部建成至少1家县级公立医院,每个县至少有县人民医院,有的县还有县中医院,还有妇幼保健院。其中,773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医院达到了二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占比是92.9%。何锦国说,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所辖的12899个乡镇当中,超过1.1万个乡镇的卫生院基础设施已经达标,占比88.1%;1.2万个乡镇的卫生院至少拥有1名全科医生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占比94.5%;在16.6万个贫困地区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当中,13.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占比83.1%;15.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至少已经拥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占比95.2%。产城会高级研究员陈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乡村医疗机构建设工作和医疗人员培训工作经过长时期准备,资金、技术、人员均已到位,县乡政府积极贯彻医疗卫生扶贫政策,落实效果非常好;另一方面,铁路公路、电信网络等基建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扶贫物资、扶贫人员进驻的速度加快,工作开展效率提高,年底有望消灭“空白点”,全面实现乡村健康扶贫。记者也注意到,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基本消除村卫生室“空白点”列为12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事项。根据湖南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村卫生室“空白村”中,86%的房屋已经开始建设,65%的房屋已经完成主体工程,96%的村已经配备了医生。对于人口稀少,山高路远难以留住乡村医生的“空白村”,湖南要求由乡镇卫生院和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安排固定的合格的职业医生定点定期。例如,每个星期两天或者三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人员为辖区内村里的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另据记者了解,当前,相关部门已经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常见病、慢性病也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及时诊治。村医缺口仍突出虽然我国医疗服务尤其是健康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的缺口已经成为健康扶贫的突出问题。当前,全国仍有6903个卫生室没有合格的村医。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还有1660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仍然为40%左右。根据国家卫健委经过排查发现,全国还有46个乡镇没有卫生院,有些乡镇的人口非常少。有666个卫生院没有全科医生或者执业(助理)医师,80%集中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此外,还有1022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6903个卫生室没有合格的村医,53%集中在“三区三州”,1495个乡镇卫生院、24210个村卫生室没有完成标准化建设。对此,何锦国也坦言,少数地区缺医疗卫生机构、缺医生、部分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未达标等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单向前坦诚,今年5月以来,安徽省对全省70个涉贫县区的14022个行政村进行逐村摸排、反复核实,发现有168个村无合格村医。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巡视员王湘生也表示,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湖南省,因地处偏远,受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和卫生人员缺乏等影响,部分村级卫生服务网底不健全,全省还有1153个村卫生室“空白村”(其中无房无合格村医的699个)。“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乡村和城镇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医疗资源方面差距很大,乡村医疗被迫向城镇医疗体系靠拢。”陈妍说,乡村医疗发展主要依靠公立医院、乡村诊所,市场化程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机构在乡村布局的意愿不强,地方政府加大乡村医疗的投入力度,仅能解决基础的医疗问题,医疗难题还需要城镇医疗体系承担。记者注意到,国家卫健委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指出,各地坚持目标标准,强化政策措施,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明确,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标准和要求、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的三大主攻防线以及全面落实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三大目标。在陈妍看来,彻底消除乡村医疗“空白点”,除了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外,还需要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产城融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纳入更多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陈妍认为,针对偏远贫困地区要特事特办、有针对性地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将优惠政策、补贴政策、救济政策融为一体,定期公开披露医疗机构运作情况和医疗体系完善进程,全面接受社会舆论和专业媒体监督。陈妍建议,乡村医疗的发展跟乡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除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医保等制度设计外,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借助对口帮扶项目和现代互联网营销体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从而带动医疗资源主动投向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民。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彻底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还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从资金上有保障,鼓励更多人去乡村,让他们安心扎根于于乡村医疗事业。曾海伟说,同时,也要免费培训定向乡村医生,送选符合条件的乡村学员去医学院学习,学完后回到原乡村从事医疗工作。据记者了解,国家卫健委将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并进行全面部署,举办培训班,指导地方准确理解把握基本医疗有保障内涵标准,明确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和疾病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健康扶贫实效。1562811360000责编:沙琼中国产经新闻156281136000011[]{"email":"shaqiong@huanqiu.com","name":"沙琼"}
本报首席记者梁文艳报道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7月9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表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病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将成为健康扶贫的重要任务,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面消除。”何锦国介绍说,近年来,全国三级医院“一对一”对口帮扶、建立远程医疗网络等举措,已明显提升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且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据记者了解,为确保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国家卫健委将重点做好落实责任分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加大投入支持,中央财政统筹卫生健康领域现有资金渠道,在分配卫生健康转移支付资金时对“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地区予以适当倾斜等措施。贫困地区医疗服务逐步提升近几年,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且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已经有670万户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实现脱贫。 记者了解到,国家卫健委已将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了25种,对于慢病患者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病患者得到了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全国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94.5%的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得到妥善治疗。据悉,国家卫健委已经组织1107家三级医院“一对一”对口帮扶832个贫困县的1172家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网络,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县医院诊疗能力。此外,健康扶贫工程也开始关注预防,特别是针对一些重大传染病,例如,凉山州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较2017年下降了25%。据记者了解,健康扶贫政策并非只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人群,而是包括所有贫困人口在内。权威专家表示,由于贫困人群经济实力比较脆弱,如果一旦发生大病,仍有可能发生灾难性支出,从而导致因病返贫。因此,健康扶贫也反复强调对贫困人口脱贫后不脱政策。截至2018年底,在16.6万个贫困地区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当中,13.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占比83.1%;15.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至少已经拥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占比95.2%。另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全部建成至少1家县级公立医院,每个县至少有县人民医院,有的县还有县中医院,还有妇幼保健院。其中,773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医院达到了二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占比是92.9%。何锦国说,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所辖的12899个乡镇当中,超过1.1万个乡镇的卫生院基础设施已经达标,占比88.1%;1.2万个乡镇的卫生院至少拥有1名全科医生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占比94.5%;在16.6万个贫困地区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当中,13.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占比83.1%;15.8万个行政村的卫生室至少已经拥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占比95.2%。产城会高级研究员陈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乡村医疗机构建设工作和医疗人员培训工作经过长时期准备,资金、技术、人员均已到位,县乡政府积极贯彻医疗卫生扶贫政策,落实效果非常好;另一方面,铁路公路、电信网络等基建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扶贫物资、扶贫人员进驻的速度加快,工作开展效率提高,年底有望消灭“空白点”,全面实现乡村健康扶贫。记者也注意到,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基本消除村卫生室“空白点”列为12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事项。根据湖南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村卫生室“空白村”中,86%的房屋已经开始建设,65%的房屋已经完成主体工程,96%的村已经配备了医生。对于人口稀少,山高路远难以留住乡村医生的“空白村”,湖南要求由乡镇卫生院和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安排固定的合格的职业医生定点定期。例如,每个星期两天或者三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人员为辖区内村里的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另据记者了解,当前,相关部门已经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常见病、慢性病也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及时诊治。村医缺口仍突出虽然我国医疗服务尤其是健康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的缺口已经成为健康扶贫的突出问题。当前,全国仍有6903个卫生室没有合格的村医。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还有1660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仍然为40%左右。根据国家卫健委经过排查发现,全国还有46个乡镇没有卫生院,有些乡镇的人口非常少。有666个卫生院没有全科医生或者执业(助理)医师,80%集中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此外,还有1022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6903个卫生室没有合格的村医,53%集中在“三区三州”,1495个乡镇卫生院、24210个村卫生室没有完成标准化建设。对此,何锦国也坦言,少数地区缺医疗卫生机构、缺医生、部分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未达标等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单向前坦诚,今年5月以来,安徽省对全省70个涉贫县区的14022个行政村进行逐村摸排、反复核实,发现有168个村无合格村医。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巡视员王湘生也表示,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湖南省,因地处偏远,受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和卫生人员缺乏等影响,部分村级卫生服务网底不健全,全省还有1153个村卫生室“空白村”(其中无房无合格村医的699个)。“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乡村和城镇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医疗资源方面差距很大,乡村医疗被迫向城镇医疗体系靠拢。”陈妍说,乡村医疗发展主要依靠公立医院、乡村诊所,市场化程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机构在乡村布局的意愿不强,地方政府加大乡村医疗的投入力度,仅能解决基础的医疗问题,医疗难题还需要城镇医疗体系承担。记者注意到,国家卫健委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指出,各地坚持目标标准,强化政策措施,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明确,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标准和要求、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的三大主攻防线以及全面落实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三大目标。在陈妍看来,彻底消除乡村医疗“空白点”,除了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外,还需要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产城融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纳入更多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陈妍认为,针对偏远贫困地区要特事特办、有针对性地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将优惠政策、补贴政策、救济政策融为一体,定期公开披露医疗机构运作情况和医疗体系完善进程,全面接受社会舆论和专业媒体监督。陈妍建议,乡村医疗的发展跟乡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除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医保等制度设计外,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借助对口帮扶项目和现代互联网营销体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从而带动医疗资源主动投向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民。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彻底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还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从资金上有保障,鼓励更多人去乡村,让他们安心扎根于于乡村医疗事业。曾海伟说,同时,也要免费培训定向乡村医生,送选符合条件的乡村学员去医学院学习,学完后回到原乡村从事医疗工作。据记者了解,国家卫健委将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并进行全面部署,举办培训班,指导地方准确理解把握基本医疗有保障内涵标准,明确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和疾病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健康扶贫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