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phOV4dU2W health.huanqiu.comarticle北京首例三焦散光晶体植入手术在同仁医院成功实施 帮助患者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e3pmt7dq2/e3pn4alr1近日,全国首批暨北京首例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植入手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成功实施,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成功植入最新的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通过这次手术一次性解决了白内障、散光、近视、老花等问题。手术当日,记者采访了实施该例手术的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宋旭东教授,听他聊一聊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高 手术为唯一有效解决方案随着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已成为白内障的“重灾区”。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60-89岁的老年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已高达80%,9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90%以上。 “也就是说从60岁开始步入退休年龄,就可能会患白内障,随着年龄越大白内障情况会逐步地加深,整个病程长达3到10年。”宋旭东教授谈到,白内障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白内障就是眼睛里的晶状体老化了,有蛋白质的变性,如果混浊的话要逆转是很难的一件事,目前我们的技术还达不到。”宋旭东教授表示,很多老人有业余爱好,比如摄影、旅游、上网、画画等,这些日常活动对视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建议视力到0.5左右就可以选择做手术,而不是等到完全看不见再做手术。一些老年人对做手术存在一些误区,宋旭东教授对此表示,白内障手术经过技术不断迭代,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精准屈光性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有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可供选择,比如单焦点、双焦点、三焦点,甚至还有带散光的人工晶体。宋旭东教授表示,过去做一个手术要做一两个小时,现在手术过程一般10分钟左右,病人不会有太多痛苦,当天做当天回家,第二天再来换药,术后一个星期就能恢复,并发症的几率非常低。“老人们不用太担心,大家可以放心地治疗,放心地手术。”宋旭东教授说到。三焦散光晶体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 白内障患者有了新选择目前,大部分单焦点或者双焦点人工晶体只能满足看远单方面,或者看远和看近两方面的需求,但是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60cm左右的中距离视力需求,可能需要额外配镜,给生活带来不便。而根据相关调查,白内障患者中有41.8%的患者有大于1D的角膜散光(散光的度数用屈光度来表示,100度的屈光度记录为1D)。根据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植入多焦点晶体时,散光大于1D的患者需要同时矫正散光问题。近日,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与医疗器械专业公司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获批上市,该晶体在保证看近和看远用眼需求的情况下,优化了60cm中距离视力效果。此外,还可以提供+1.5D至+3.75D的散光矫正范围,进一步扩大了三焦点人工晶体的适用人群,惠及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晶体不仅实现了远近两个距离的视力恢复,最近两年在中距离上又有了突破,即60公分到70公分,也就是我们看电脑的距离。”宋旭东教授解释说,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让白内障患者既可以看近(看书),也可以看中(看电脑),也可以看远(看公共汽车牌或者旅游看风景),让患者整个过程都能看清楚。宋旭东教授表示,过去没有散光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如果患者散光超过75度,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有了三焦点散光晶体,有150度、200度甚至300度的散光患者都可以用上三焦点人工晶体,一次性解决看远、看中、看近的问题。与此同时,宋旭东教授提醒,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要求比较高,需要做详细的术前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合适植入。“最主要在角膜的检查,比如角膜地形图,要测Kappa角、测散光大小和轴位,还要精确测量人工晶体到底有多大的度数,以及测量黄斑功能等。如果符合手术要求,就可以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从单焦晶体到三焦晶体,白内障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技术的进步,用得上越来越好的人工晶体的产品,恢复更好的视力。”宋旭东教授最后说到。165785900282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青云环球网165785900282211[]{"email":"liqingyun@huanqiu.com","name":"李青云"}
近日,全国首批暨北京首例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植入手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成功实施,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成功植入最新的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通过这次手术一次性解决了白内障、散光、近视、老花等问题。手术当日,记者采访了实施该例手术的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宋旭东教授,听他聊一聊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高 手术为唯一有效解决方案随着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已成为白内障的“重灾区”。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60-89岁的老年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已高达80%,9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90%以上。 “也就是说从60岁开始步入退休年龄,就可能会患白内障,随着年龄越大白内障情况会逐步地加深,整个病程长达3到10年。”宋旭东教授谈到,白内障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白内障就是眼睛里的晶状体老化了,有蛋白质的变性,如果混浊的话要逆转是很难的一件事,目前我们的技术还达不到。”宋旭东教授表示,很多老人有业余爱好,比如摄影、旅游、上网、画画等,这些日常活动对视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建议视力到0.5左右就可以选择做手术,而不是等到完全看不见再做手术。一些老年人对做手术存在一些误区,宋旭东教授对此表示,白内障手术经过技术不断迭代,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精准屈光性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有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可供选择,比如单焦点、双焦点、三焦点,甚至还有带散光的人工晶体。宋旭东教授表示,过去做一个手术要做一两个小时,现在手术过程一般10分钟左右,病人不会有太多痛苦,当天做当天回家,第二天再来换药,术后一个星期就能恢复,并发症的几率非常低。“老人们不用太担心,大家可以放心地治疗,放心地手术。”宋旭东教授说到。三焦散光晶体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 白内障患者有了新选择目前,大部分单焦点或者双焦点人工晶体只能满足看远单方面,或者看远和看近两方面的需求,但是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60cm左右的中距离视力需求,可能需要额外配镜,给生活带来不便。而根据相关调查,白内障患者中有41.8%的患者有大于1D的角膜散光(散光的度数用屈光度来表示,100度的屈光度记录为1D)。根据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植入多焦点晶体时,散光大于1D的患者需要同时矫正散光问题。近日,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与医疗器械专业公司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获批上市,该晶体在保证看近和看远用眼需求的情况下,优化了60cm中距离视力效果。此外,还可以提供+1.5D至+3.75D的散光矫正范围,进一步扩大了三焦点人工晶体的适用人群,惠及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晶体不仅实现了远近两个距离的视力恢复,最近两年在中距离上又有了突破,即60公分到70公分,也就是我们看电脑的距离。”宋旭东教授解释说,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让白内障患者既可以看近(看书),也可以看中(看电脑),也可以看远(看公共汽车牌或者旅游看风景),让患者整个过程都能看清楚。宋旭东教授表示,过去没有散光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如果患者散光超过75度,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有了三焦点散光晶体,有150度、200度甚至300度的散光患者都可以用上三焦点人工晶体,一次性解决看远、看中、看近的问题。与此同时,宋旭东教授提醒,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要求比较高,需要做详细的术前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合适植入。“最主要在角膜的检查,比如角膜地形图,要测Kappa角、测散光大小和轴位,还要精确测量人工晶体到底有多大的度数,以及测量黄斑功能等。如果符合手术要求,就可以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从单焦晶体到三焦晶体,白内障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技术的进步,用得上越来越好的人工晶体的产品,恢复更好的视力。”宋旭东教授最后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