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CQ3Xg40rR health.huanqiu.comarticle提升心理韧性 收获幸福生活/e3pmt7dq2/e3pmt904n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垮,反而从中获得成长?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在压力、挫折和逆境中迅速恢复并从中成长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关键。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韧”字由“韦”和“刃”构成。“韦”本意指的是熟牛皮,“刃”就是刀刃。想象一下,手里拿着一张熟牛皮的感觉是什么样?揉它、搓它、拧它,甚至用刀去划它,它都不会损坏。如果类比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它们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质地柔软而又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然会变形但是不会脆折;虽然会有波动,但总有恢复元气的方法;虽然有各种困难,但始终有很强的复原力、耐磨力与内驱力。这就是“韧”字带给我们的文化心理启示。 孔子提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具备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孟子更是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强调逆境对人格的锤炼。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柔之胜刚”,认为柔韧的力量比刚强更为持久。在变化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顺其自然”,体现了在巨变中保持韧性、以柔克刚的大智慧。什么是心理学中的韧性呢?第一是反弹力,就像一个物体受到压力之后能够反弹,复原到正常的状态。第二是抗压力,就像车轮上坚韧的橡胶,十分抗压,也十分耐磨。第三是创伤后成长(PTG)。有一个概念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就是人在挫折、磨难、打击之下产生的大脑神经系统损伤,从而造成情绪与心理方面的一蹶不振,甚至崩溃。但是心理学家还发现,很多人在创伤后靠着自己内心的积极力量,靠着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走出阴影,达到一种更加快意人生的状态,这就是创伤后成长。实验发现,不同的人对挫折的反应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能够迅速调整心态,战胜生活中的失落与打击,而另一部分人却可能因此深陷痛苦。差别就在于心理韧性的强弱。因此,心理韧性是决定一个人战胜困难取得持续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变量。无论是大量的心理科学实验,还是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故事,以及我们身边的众多普通人的生命历程,都告诉我们,心理韧性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和调整,才能够发展出来。心理韧性不是简单的坚强。中国人吃苦耐劳的背后,更多是一种能够正视痛苦、摒弃空虚、隐忍坚毅、自强不息的心理力量。一种有韧性的文化,往往会经历4个步骤来应对变化,特别是那些长期的、深层次的、复杂的变化。一是未雨绸缪。就是面对可能存在的变化,保持必要的警觉,谨慎制定合理的目标与战略系统。二是临危不乱。对于无法判断、难以预见的问题,保持冷静,抵御外部负面影响的侵袭,以“柔韧”的姿态主动吸收外部能量。三是随机应变。要适应变化并采取灵活的战术与之周旋,从中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切不可陷入自怨自艾的受害者心态,更不要抱怨“适应不良”,固步自封。四是快速恢复。任何大的变化都有时间周期,当新的生存适应到来之时,要快速投入资源,建立创新系统来进行“反弹”,再次进入“未雨绸缪”的状态,形成闭环。今天,我们提升心理韧性,战胜痛苦、挫折和磨难,是有许多科学方法的:打破完美主义,悦纳自我。很多优秀的人会走进一个“自我批评的冲动”误区,表现为过分的完美主义,优秀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研究发现,这种焦虑是心理韧性耗损的重要原因。提升心理韧性,首先要放下完美主义与自我焦虑的包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人类大脑可以产生一个特别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催产素,它能让人感到爱、真诚与关怀,心里温暖流淌。因此,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多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交往,多参与社区活动,多去成全别人,拥有更多的社会同理心,都可以提升心理韧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学技巧可以从细节上帮助人们强化心理韧性。例如,在心情不好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的呼吸练习。出现情绪耗损时,可以闻闻自然界的清香。面对挑战产生无力感时,给自己做顿饭、泡壶茶、冲杯咖啡。孤独寂寞时,可以去做做运动。人生是一个个片段的组合,成功是一个个细节的积累。不同的细节管理,会给人们提供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价值。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克服情绪耗损,战胜自我怀疑,激发心理力量,走出心理低谷,创造一种坚强的、向上的、永远的韧性。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韧性时,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充满希望。大文豪苏东坡遭遇了很多人生的风风雨雨,但他始终保持坚强的心理韧性。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重要的是保持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祝福大家在2025年都能保持坚强韧性,收获幸福生活。(作者为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1737684309789责编:姚倩人民日报173768430978911[]{"email":"yaoqian@huanqiu.com","name":"姚倩"}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垮,反而从中获得成长?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在压力、挫折和逆境中迅速恢复并从中成长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关键。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韧”字由“韦”和“刃”构成。“韦”本意指的是熟牛皮,“刃”就是刀刃。想象一下,手里拿着一张熟牛皮的感觉是什么样?揉它、搓它、拧它,甚至用刀去划它,它都不会损坏。如果类比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它们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质地柔软而又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然会变形但是不会脆折;虽然会有波动,但总有恢复元气的方法;虽然有各种困难,但始终有很强的复原力、耐磨力与内驱力。这就是“韧”字带给我们的文化心理启示。 孔子提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具备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孟子更是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强调逆境对人格的锤炼。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柔之胜刚”,认为柔韧的力量比刚强更为持久。在变化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顺其自然”,体现了在巨变中保持韧性、以柔克刚的大智慧。什么是心理学中的韧性呢?第一是反弹力,就像一个物体受到压力之后能够反弹,复原到正常的状态。第二是抗压力,就像车轮上坚韧的橡胶,十分抗压,也十分耐磨。第三是创伤后成长(PTG)。有一个概念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就是人在挫折、磨难、打击之下产生的大脑神经系统损伤,从而造成情绪与心理方面的一蹶不振,甚至崩溃。但是心理学家还发现,很多人在创伤后靠着自己内心的积极力量,靠着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走出阴影,达到一种更加快意人生的状态,这就是创伤后成长。实验发现,不同的人对挫折的反应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能够迅速调整心态,战胜生活中的失落与打击,而另一部分人却可能因此深陷痛苦。差别就在于心理韧性的强弱。因此,心理韧性是决定一个人战胜困难取得持续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变量。无论是大量的心理科学实验,还是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故事,以及我们身边的众多普通人的生命历程,都告诉我们,心理韧性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和调整,才能够发展出来。心理韧性不是简单的坚强。中国人吃苦耐劳的背后,更多是一种能够正视痛苦、摒弃空虚、隐忍坚毅、自强不息的心理力量。一种有韧性的文化,往往会经历4个步骤来应对变化,特别是那些长期的、深层次的、复杂的变化。一是未雨绸缪。就是面对可能存在的变化,保持必要的警觉,谨慎制定合理的目标与战略系统。二是临危不乱。对于无法判断、难以预见的问题,保持冷静,抵御外部负面影响的侵袭,以“柔韧”的姿态主动吸收外部能量。三是随机应变。要适应变化并采取灵活的战术与之周旋,从中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切不可陷入自怨自艾的受害者心态,更不要抱怨“适应不良”,固步自封。四是快速恢复。任何大的变化都有时间周期,当新的生存适应到来之时,要快速投入资源,建立创新系统来进行“反弹”,再次进入“未雨绸缪”的状态,形成闭环。今天,我们提升心理韧性,战胜痛苦、挫折和磨难,是有许多科学方法的:打破完美主义,悦纳自我。很多优秀的人会走进一个“自我批评的冲动”误区,表现为过分的完美主义,优秀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研究发现,这种焦虑是心理韧性耗损的重要原因。提升心理韧性,首先要放下完美主义与自我焦虑的包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人类大脑可以产生一个特别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催产素,它能让人感到爱、真诚与关怀,心里温暖流淌。因此,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多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交往,多参与社区活动,多去成全别人,拥有更多的社会同理心,都可以提升心理韧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学技巧可以从细节上帮助人们强化心理韧性。例如,在心情不好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的呼吸练习。出现情绪耗损时,可以闻闻自然界的清香。面对挑战产生无力感时,给自己做顿饭、泡壶茶、冲杯咖啡。孤独寂寞时,可以去做做运动。人生是一个个片段的组合,成功是一个个细节的积累。不同的细节管理,会给人们提供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价值。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克服情绪耗损,战胜自我怀疑,激发心理力量,走出心理低谷,创造一种坚强的、向上的、永远的韧性。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韧性时,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充满希望。大文豪苏东坡遭遇了很多人生的风风雨雨,但他始终保持坚强的心理韧性。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重要的是保持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祝福大家在2025年都能保持坚强韧性,收获幸福生活。(作者为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