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qk68kqZtD health.huanqiu.comarticle环球产业观丨试点落地 四项团标发布 健康照护行业迈向专业化规范发展/e3pmt7dq2/e3pn49kc7【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5月26日,国家卫健委介绍,自2025年6月起,全国综合医改重点省份、老龄化程度较深城市的三级医院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由护士或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生活照护服务。该试点旨在减轻家属陪护负担,提升就医体验。国家卫健委介绍,免陪照护服务主要面向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住院患者。试点期间,医院要按不低于0.6比1的护床比配备试点病区护士,并可在病区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经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协助完成助餐、助浴等患者生活服务。 试点范围涵盖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城市及老龄化突出的省会城市、地级市,各省(区、市)至少确定1至2所三级医院(含1所中医医院)。试点医院需优先在老年患者集中病区开展服务。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健康照护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约3亿,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对康养服务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银发经济”的崛起使得退休人群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他们对专业化、个性化的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需求快速增长的背后,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也日益凸显。据康护之家集团董事长张艳江介绍,过去,健康照护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市场呈现出“杂、乱、参差不齐”的状态。大量中小家政公司涌入,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价格体系混乱,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传统护理员往往被视为“简单劳动力”,社会认可度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行业吸引力不足。此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滞后,难以满足现代照护服务高效化、精准化的需求。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也无法充分满足民众对高品质健康照护的期待。整个行业正在推动标准的建立。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牵头的四项健康照护行业团体标准日前发布,分别是《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管理规范》《健康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健康照护师职业培训规范》《免陪护病房设置与管理规范》,此举标志着健康照护行业正在从经验型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健康照护行业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免陪照护政策的推行,行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更高,需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场景仍需拓展,在居家照护、医院场景中的深度融合有待探索。此外,需持续提升行业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可以预见的是,在护士缺口较大的当下,第三方专业的护理员派遣或将成为免陪照护试点推进的重要帮手。根据免陪照护服务试点要求,试点医院需严格规范医疗护理员服务行为,明确其工作边界。医疗护理员需通过《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考核,掌握清洁、移动、睡眠照护等技能,并且仅能在护士指导下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基础生活照护服务,严禁替代医务人员执行输液、给药等专业技术操作。医院需定期评估护理员服务质量,将其表现与科室考核挂钩,确保服务安全。试点地区卫健行政部门需联合医保部门完善价格政策,为试点提供支撑。此外,试点医院要优化后勤服务流程,如配置专职人员负责患者陪检、药品配送及病区标本转运。试点医院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试点病区优先推广智能床旁呼叫、电子化护理记录等智慧病房技术。17483374577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姚倩环球网174833815330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e030125375e0b4ec11121e17ce998feu0.jpeg{"email":"yaoqian@huanqiu.com","name":"姚倩"}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5月26日,国家卫健委介绍,自2025年6月起,全国综合医改重点省份、老龄化程度较深城市的三级医院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由护士或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生活照护服务。该试点旨在减轻家属陪护负担,提升就医体验。国家卫健委介绍,免陪照护服务主要面向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住院患者。试点期间,医院要按不低于0.6比1的护床比配备试点病区护士,并可在病区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经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协助完成助餐、助浴等患者生活服务。 试点范围涵盖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城市及老龄化突出的省会城市、地级市,各省(区、市)至少确定1至2所三级医院(含1所中医医院)。试点医院需优先在老年患者集中病区开展服务。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健康照护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约3亿,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对康养服务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银发经济”的崛起使得退休人群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他们对专业化、个性化的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需求快速增长的背后,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也日益凸显。据康护之家集团董事长张艳江介绍,过去,健康照护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市场呈现出“杂、乱、参差不齐”的状态。大量中小家政公司涌入,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价格体系混乱,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传统护理员往往被视为“简单劳动力”,社会认可度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行业吸引力不足。此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滞后,难以满足现代照护服务高效化、精准化的需求。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也无法充分满足民众对高品质健康照护的期待。整个行业正在推动标准的建立。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牵头的四项健康照护行业团体标准日前发布,分别是《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管理规范》《健康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健康照护师职业培训规范》《免陪护病房设置与管理规范》,此举标志着健康照护行业正在从经验型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健康照护行业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免陪照护政策的推行,行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更高,需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场景仍需拓展,在居家照护、医院场景中的深度融合有待探索。此外,需持续提升行业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可以预见的是,在护士缺口较大的当下,第三方专业的护理员派遣或将成为免陪照护试点推进的重要帮手。根据免陪照护服务试点要求,试点医院需严格规范医疗护理员服务行为,明确其工作边界。医疗护理员需通过《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考核,掌握清洁、移动、睡眠照护等技能,并且仅能在护士指导下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基础生活照护服务,严禁替代医务人员执行输液、给药等专业技术操作。医院需定期评估护理员服务质量,将其表现与科室考核挂钩,确保服务安全。试点地区卫健行政部门需联合医保部门完善价格政策,为试点提供支撑。此外,试点医院要优化后勤服务流程,如配置专职人员负责患者陪检、药品配送及病区标本转运。试点医院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试点病区优先推广智能床旁呼叫、电子化护理记录等智慧病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