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UWL1kPNq8 health.huanqiu.comarticle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结果公布:康方生物销售人员伪造处方签 与医师无利益往来行为/e3pmt7dq2/e3pn49kc7【环球网综合报道】近期,重庆市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情况引发社会关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药监局、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等单位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采取走访调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7月13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和药品监管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对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披露了官方调查结果。根据《通报》,医生李某向患者唐某莲推荐销售人员冉某元的行为,违反了《重庆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调查发现,医生李某存在应患者要求补开处方的违规行为。按照《医师法》《重庆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重庆市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给予医生李某警告、约谈、暂停处方权等处理。对肿瘤医院存在的行风教育不到位、处方管理有漏洞等问题,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对肿瘤医院进行了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经公安机关调查,康方药业销售人员实施了伪造印章、伪造医生处方签的行为,综合其违法事实、产生的直接危害及获利等情况,其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批评。康方药业临床研究项目管理问题线索,已移送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调查处置。《通报》称,关于医生李某与销售人员冉某元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商业贿赂等行为,经联合调查组对李某、冉某元初步调查,暂未发现双方存在利益往来行为。目前纪检监察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就在上个月,“流入市场的临床试验抗癌药” 引发关注,涉及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根据媒体报道,患者李某美表示,2023年8月,住院期间,医生李某向其推荐名叫“卡度尼利”的药。医生李某称认识医药代表,可以帮其联系在院外使用。2024年4月,又一期放化疗结束后,李某美决心尝试医生李某推荐的卡度尼利。李某美表示,医药代表冉某元向其介绍,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单支购价为13220元,若花79320元一次性买够6支,就可以保障一年内的多次用药。取药则是在冉某元指定的一家名为“爱心直达”的DTP药房。输液是在药房隔壁的名为“刘作芬诊所”的诊所。李某美表示,正规包装的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其共用了11支。但其之后拿到手的另外60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为纯白色、标有“仅供临床研究使用”字样的小包装。李某美共花费79320元,从医药代表冉某元处获得至少70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后来李某美突发咳嗽,发展到呼吸困难,被重庆市西南医院诊断为I型呼吸衰竭。西南医院诊断后,立即让李某美停用了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西南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中第一条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即使用免疫性药物造成的肺炎。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医生李某自诉在推荐治疗方案时口头告知了患者李某美用药可能引起的相关风险。卡度尼利单抗药品说明书明确有“导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可能”,并载明单药治疗的患者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为1.7% 。销售人员冉某元于2024年9月18日通过微信向患者李某美发送了卡度尼利单抗药品使用说明书电子版。患者李某美从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1月21日,先后1次在肿瘤医院、2次在巫山县人民医院进行胸部CT或胸部X片检查,均未发现肺部明显异常。直至2025年2月,患者李某美在巫山县人民医院先后进行胸部X片、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炎可能。以下附通报原文:17524788587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姚倩环球网175247918828811[]{"email":"liqingyun@huanqiu.com","name":"李青云"}
【环球网综合报道】近期,重庆市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情况引发社会关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药监局、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等单位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采取走访调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7月13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和药品监管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对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披露了官方调查结果。根据《通报》,医生李某向患者唐某莲推荐销售人员冉某元的行为,违反了《重庆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调查发现,医生李某存在应患者要求补开处方的违规行为。按照《医师法》《重庆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重庆市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给予医生李某警告、约谈、暂停处方权等处理。对肿瘤医院存在的行风教育不到位、处方管理有漏洞等问题,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对肿瘤医院进行了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经公安机关调查,康方药业销售人员实施了伪造印章、伪造医生处方签的行为,综合其违法事实、产生的直接危害及获利等情况,其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批评。康方药业临床研究项目管理问题线索,已移送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调查处置。《通报》称,关于医生李某与销售人员冉某元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商业贿赂等行为,经联合调查组对李某、冉某元初步调查,暂未发现双方存在利益往来行为。目前纪检监察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就在上个月,“流入市场的临床试验抗癌药” 引发关注,涉及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根据媒体报道,患者李某美表示,2023年8月,住院期间,医生李某向其推荐名叫“卡度尼利”的药。医生李某称认识医药代表,可以帮其联系在院外使用。2024年4月,又一期放化疗结束后,李某美决心尝试医生李某推荐的卡度尼利。李某美表示,医药代表冉某元向其介绍,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单支购价为13220元,若花79320元一次性买够6支,就可以保障一年内的多次用药。取药则是在冉某元指定的一家名为“爱心直达”的DTP药房。输液是在药房隔壁的名为“刘作芬诊所”的诊所。李某美表示,正规包装的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其共用了11支。但其之后拿到手的另外60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为纯白色、标有“仅供临床研究使用”字样的小包装。李某美共花费79320元,从医药代表冉某元处获得至少70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后来李某美突发咳嗽,发展到呼吸困难,被重庆市西南医院诊断为I型呼吸衰竭。西南医院诊断后,立即让李某美停用了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西南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中第一条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即使用免疫性药物造成的肺炎。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医生李某自诉在推荐治疗方案时口头告知了患者李某美用药可能引起的相关风险。卡度尼利单抗药品说明书明确有“导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可能”,并载明单药治疗的患者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为1.7% 。销售人员冉某元于2024年9月18日通过微信向患者李某美发送了卡度尼利单抗药品使用说明书电子版。患者李某美从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1月21日,先后1次在肿瘤医院、2次在巫山县人民医院进行胸部CT或胸部X片检查,均未发现肺部明显异常。直至2025年2月,患者李某美在巫山县人民医院先后进行胸部X片、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炎可能。以下附通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