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3DPCMQQlN health.huanqiu.comarticle中国首个男性HPV防控倡议发布 共建“男女共防”新时代/e3pmt7dq2/e3pmt904n近日,《中国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防控专家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正式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该倡议由多位权威专家共同制定,首次将男性置于我国HPV防控战略的前沿,通过整合多学科专业力量,深入开展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研究,填补了我国全人群HPV感染和防控策略缺乏核心依据的空白。《倡议》基于全球和我国男性HPV相关疾病负担、HPV疫苗在男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借鉴全球男性HPV防控进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六大防控倡议:制定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综合防控策略;重视和加强健康科普和宣传工作;倡导男女共防,推进共同接种;创新筹资机制,降低经济负担;加强男性HPV感染和疫苗相关研究,促进新型疫苗研发;创新预防接种模式,改善免疫服务质量。男性HPV感染率高于女性 疾病负担不容忽视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确证为宫颈癌的致病元凶。而HPV感染不分性别,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于女性。国外数据显示,有异性性伴侣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为84.6%,男性为91.3%。202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对全球15岁以上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任意HPV型别感染率为31%;而一项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一般人群的HPV总体感染率为39.6%。 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不仅可能导致宫颈癌,也可能导致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疾病。我国男性HPV相关癌症的绝对数相对较大,归因于HPV感染的男性癌症标化发病率顺位依次为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喉癌、口腔癌,且相关癌症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尖锐湿疣作为低危型HPV导致的疾病,虽然不致命,但具有高传染性和易复发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健康负担外,2020年我国HPV感染相关肛门生殖器疣的总疾病经济负担高达41.1亿元。作为HPV的重要携带者,男性不仅自身面临健康风险,感染HPV后还可能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伴侣,增加女性宫颈病变的风险。面对HPV感染的严峻挑战,预防胜于治疗。接种HPV疫苗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HPV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宫颈癌,还可以预防HPV感染引起的肛门癌和生殖器疣。男性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自身,还能阻断传播链,为女性提供间接保护。HPV防控认知误区亟待纠正目前公众对男性HPV感染的认知不足,仍存在“男性感染HPV没有危害或后果不严重”“HPV感染只引发女性宫颈癌”“男性没必要接种HPV疫苗”等诸多误区,导致许多男性乃至公众对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缺乏足够的警觉与重视,更容易低估男性感染HPV的风险。与此同时,男性感染HPV后更为隐秘,大部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潜伏性感染,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自身健康。HPV不仅是女性健康问题,男性作为重要携带者,其感染风险长期被低估。HPV防控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社会工程,亟需加强科普宣教,提升公众认知,倡导安全性行为与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公众认知与接种意愿是政策落实的基础保障,《倡议》倡导将男性HPV相关肿瘤防控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同时倡导将男性HPV相关疾病和肿瘤防控融入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中,呼吁政府部门、卫生机构、教育系统、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借助全民健康素养日国际HPV知晓日、健康知识进校园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做好健康宣传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男性HPV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HPV感染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无论男女都应提升对HPV危害性的认知,并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相互支持、鼓励和督促伴侣接种HPV疫苗。男女共防 迈入HPV免疫预防新时代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纲要都把宫颈癌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中国积极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2023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通过接种HPV疫苗、筛查、治疗等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男女共防”已被国际公认为消除宫颈癌的关键路径。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可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现有研究已经表明,接种HPV疫苗对预防男性HPV相关癌前病变、癌症以及尖锐湿疣等疾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目前全球已有8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男女共防的策略,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项目,旨在进一步预防和控制HPV相关疾病。2025年,随着HPV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免疫预防新时代。目前,男性有两款HPV疫苗可以选择,一种是进口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一种是进口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根据获批的适应证,男性接种HPV疫苗,可预防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以及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1级、2级、3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AIN)。 为了推动HPV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多地政府也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为民办事的项目中。当前,我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2025年以来,天津、福建、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四川、宁夏、新疆、贵州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HPV疫苗惠民活动,显著降低接种成本,助力加速消除宫颈癌进程。这些政策不仅覆盖女性群体,多个地区还创新性地将男性纳入惠民范围,适龄男性接种HPV疫苗,采用三剂次免疫接种程序,均可享第三剂疫苗免费,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尤其是进入暑期以来,学生时间便利,成为提升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率的黄金窗口。多地惠及适龄人群的HPV疫苗接种政策密集落地,迎来接种热潮,男女共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从“女性专属”到“男女共防”,既是科学认知的突破,更是中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公共卫生理念的生动实践。《倡议》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提出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的防治路径,为筑牢全民健康防线贡献科学力量。175609100988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青云环球网175609100988011[]{"email":"liqingyun@huanqiu.com","name":"李青云"}
近日,《中国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防控专家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正式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该倡议由多位权威专家共同制定,首次将男性置于我国HPV防控战略的前沿,通过整合多学科专业力量,深入开展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研究,填补了我国全人群HPV感染和防控策略缺乏核心依据的空白。《倡议》基于全球和我国男性HPV相关疾病负担、HPV疫苗在男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借鉴全球男性HPV防控进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六大防控倡议:制定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综合防控策略;重视和加强健康科普和宣传工作;倡导男女共防,推进共同接种;创新筹资机制,降低经济负担;加强男性HPV感染和疫苗相关研究,促进新型疫苗研发;创新预防接种模式,改善免疫服务质量。男性HPV感染率高于女性 疾病负担不容忽视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确证为宫颈癌的致病元凶。而HPV感染不分性别,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于女性。国外数据显示,有异性性伴侣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为84.6%,男性为91.3%。202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对全球15岁以上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任意HPV型别感染率为31%;而一项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一般人群的HPV总体感染率为39.6%。 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不仅可能导致宫颈癌,也可能导致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疾病。我国男性HPV相关癌症的绝对数相对较大,归因于HPV感染的男性癌症标化发病率顺位依次为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喉癌、口腔癌,且相关癌症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尖锐湿疣作为低危型HPV导致的疾病,虽然不致命,但具有高传染性和易复发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健康负担外,2020年我国HPV感染相关肛门生殖器疣的总疾病经济负担高达41.1亿元。作为HPV的重要携带者,男性不仅自身面临健康风险,感染HPV后还可能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伴侣,增加女性宫颈病变的风险。面对HPV感染的严峻挑战,预防胜于治疗。接种HPV疫苗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HPV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宫颈癌,还可以预防HPV感染引起的肛门癌和生殖器疣。男性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自身,还能阻断传播链,为女性提供间接保护。HPV防控认知误区亟待纠正目前公众对男性HPV感染的认知不足,仍存在“男性感染HPV没有危害或后果不严重”“HPV感染只引发女性宫颈癌”“男性没必要接种HPV疫苗”等诸多误区,导致许多男性乃至公众对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缺乏足够的警觉与重视,更容易低估男性感染HPV的风险。与此同时,男性感染HPV后更为隐秘,大部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潜伏性感染,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自身健康。HPV不仅是女性健康问题,男性作为重要携带者,其感染风险长期被低估。HPV防控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社会工程,亟需加强科普宣教,提升公众认知,倡导安全性行为与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公众认知与接种意愿是政策落实的基础保障,《倡议》倡导将男性HPV相关肿瘤防控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同时倡导将男性HPV相关疾病和肿瘤防控融入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中,呼吁政府部门、卫生机构、教育系统、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借助全民健康素养日国际HPV知晓日、健康知识进校园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做好健康宣传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男性HPV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HPV感染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无论男女都应提升对HPV危害性的认知,并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相互支持、鼓励和督促伴侣接种HPV疫苗。男女共防 迈入HPV免疫预防新时代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纲要都把宫颈癌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中国积极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2023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通过接种HPV疫苗、筛查、治疗等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男女共防”已被国际公认为消除宫颈癌的关键路径。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可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现有研究已经表明,接种HPV疫苗对预防男性HPV相关癌前病变、癌症以及尖锐湿疣等疾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目前全球已有8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男女共防的策略,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项目,旨在进一步预防和控制HPV相关疾病。2025年,随着HPV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免疫预防新时代。目前,男性有两款HPV疫苗可以选择,一种是进口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一种是进口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根据获批的适应证,男性接种HPV疫苗,可预防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以及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1级、2级、3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AIN)。 为了推动HPV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多地政府也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为民办事的项目中。当前,我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2025年以来,天津、福建、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四川、宁夏、新疆、贵州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HPV疫苗惠民活动,显著降低接种成本,助力加速消除宫颈癌进程。这些政策不仅覆盖女性群体,多个地区还创新性地将男性纳入惠民范围,适龄男性接种HPV疫苗,采用三剂次免疫接种程序,均可享第三剂疫苗免费,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尤其是进入暑期以来,学生时间便利,成为提升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率的黄金窗口。多地惠及适龄人群的HPV疫苗接种政策密集落地,迎来接种热潮,男女共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从“女性专属”到“男女共防”,既是科学认知的突破,更是中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公共卫生理念的生动实践。《倡议》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提出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的防治路径,为筑牢全民健康防线贡献科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