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0X8 health.huanqiu.comarticle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报告出炉 残疾人健康状况堪忧/e3pmt7dq2/e3pmt904n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第2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军团队和上海市残联康复处14日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近九成残疾人患有一种以上疾病,残疾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报告对上海市93267名残疾人2011-2014年间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体检结果无异常的残疾人仅占0.02%,近九成残疾人患有一种以上疾病,检出率较高的疾病包括高血压、脂肪肝、眼底动脉硬化、咽炎、痔疮、屈光不正、肥胖、白内障等。据了解,多年来,社会各界向残疾人群体投予了关注的目光,各类助残活动如火如荼。然而,残疾人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如何?他们有怎样的康复需求?受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长期以来这些宏观问题鲜有人问津。 2014年,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残联康复处联合启动了“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形成了长达200页的研究报告。而本次发布的《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报告》摘选了其中的精华部分,旨在反映上海市残疾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残疾人健康干预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军表示,“此次评估所涉及的数据样本量大、时间跨度长,这样规模的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在国内没有先例、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这份报告指出,99.91%的残疾人存在实验室指标异常,超过半数检出5项以上异常;89.09%的残疾人检出了疾病,超过七成患有2种以上疾病。尿比重偏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总胆固醇偏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甘油三酯偏高,是残疾人最常检出异常的实验室指标,检出率均超过20.00%。高血压(43.84%)、脂肪肝(37.70%)、眼底动脉硬化(30.19%)则成为残疾人群体最普遍的疾病,咽炎、痔疮、屈光不正、肥胖、白内障、子宫颈糜烂、肝囊肿、脊柱侧弯等影响残疾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检出率均达到了10.00%以上。此外,肺纹理增多增粗、超重、主动脉结钙化、心影增大是检出率达到10.00%以上的阳性体征异常情况。报告显示,残疾人健康状况差,患病风险高。评估团队推测,高血压、脂肪肝等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可能与大部分残疾人不愿或无法参与社会活动而导致的运动量不足有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难以进行有效的个人卫生清洁,可能是女性残疾人妇科异常检出率高的主要原因。吕军表示,传统助残往往视残疾为病患、需要医疗和救济,这种“残疾医疗模式”仅考察局部及短期的状况,而缺乏对残疾人生命质量及长期健康的关注。这位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残疾人健康体检、动态信息建立、个性化康复治疗等多阶段组成的“健康管理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模式基于长期的、持续的和综合的健康干预,能有效弥补“残疾医疗模式”的不足。1431599277000责编:千帆中国新闻网1431599277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第2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军团队和上海市残联康复处14日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近九成残疾人患有一种以上疾病,残疾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报告对上海市93267名残疾人2011-2014年间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体检结果无异常的残疾人仅占0.02%,近九成残疾人患有一种以上疾病,检出率较高的疾病包括高血压、脂肪肝、眼底动脉硬化、咽炎、痔疮、屈光不正、肥胖、白内障等。据了解,多年来,社会各界向残疾人群体投予了关注的目光,各类助残活动如火如荼。然而,残疾人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如何?他们有怎样的康复需求?受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长期以来这些宏观问题鲜有人问津。 2014年,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残联康复处联合启动了“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形成了长达200页的研究报告。而本次发布的《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报告》摘选了其中的精华部分,旨在反映上海市残疾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残疾人健康干预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军表示,“此次评估所涉及的数据样本量大、时间跨度长,这样规模的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在国内没有先例、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这份报告指出,99.91%的残疾人存在实验室指标异常,超过半数检出5项以上异常;89.09%的残疾人检出了疾病,超过七成患有2种以上疾病。尿比重偏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总胆固醇偏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甘油三酯偏高,是残疾人最常检出异常的实验室指标,检出率均超过20.00%。高血压(43.84%)、脂肪肝(37.70%)、眼底动脉硬化(30.19%)则成为残疾人群体最普遍的疾病,咽炎、痔疮、屈光不正、肥胖、白内障、子宫颈糜烂、肝囊肿、脊柱侧弯等影响残疾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检出率均达到了10.00%以上。此外,肺纹理增多增粗、超重、主动脉结钙化、心影增大是检出率达到10.00%以上的阳性体征异常情况。报告显示,残疾人健康状况差,患病风险高。评估团队推测,高血压、脂肪肝等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可能与大部分残疾人不愿或无法参与社会活动而导致的运动量不足有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难以进行有效的个人卫生清洁,可能是女性残疾人妇科异常检出率高的主要原因。吕军表示,传统助残往往视残疾为病患、需要医疗和救济,这种“残疾医疗模式”仅考察局部及短期的状况,而缺乏对残疾人生命质量及长期健康的关注。这位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残疾人健康体检、动态信息建立、个性化康复治疗等多阶段组成的“健康管理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模式基于长期的、持续的和综合的健康干预,能有效弥补“残疾医疗模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