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6Nm health.huanqiu.comarticle云南三七价格如坐过山车:800多元跌至100多元/e3pmt7dq2/e3pmt904n供应量为需求量八倍 生产成本远超市场价格云南三七如何不再坐过山车本报记者 李松涛顶着烈日,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农民廖文华(化名)牵着马车在普者黑景区招揽生意。而在两年前,这样的工作他是不屑于去做的。“两年前我种的三七就值300多万元。”廖文华说,如今,自己十亩的三七田价值缩水到了40万元,自家的房子都不敢翻新。三七是云南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称。不过,在最近几年的中药材市场上,三七的价格却在坐过山车,2013年每公斤800多元,到了2014年就跌到了每公斤100多元,今年上半年,三七价格依然没有回升的迹象。 “周围有好多种三七的散户都赔了。”文山州三七种植大户张文明告诉记者,因为觉得种三七能赚大钱,最近几年有很多人来云南投资种三七,没想到三七刚成熟就遇到价格大跌。8万吨供应量足够市场用8年文献资料显示,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在我国的中药材市场中,三七是多种知名中药的主要成分,在云南白药、丹参滴丸、血塞通等中成药中,三七都是重要成分。据统计,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360多种,药品批号3600多个,涉及制药企业1350多家,多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不过,三七的生长条件非常特殊。这种中药材仅分布在我国西南部海拔1200米至2000米、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云南文山州是三七的主要种植地,目前,全国三七种苗全部来自文山州。拥有1500亩三七田的张文明已经有了30多年的种植经验,早在30多年前,他的父亲就是文山当地三七种植场的技术员。“三七并不好种,以前种的人不多。”张文明说,但最近十几年,种三七的越来越多。他的这个感觉与文山三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中坚的统计一致。按照陈中坚的统计,20年前,文山三七的种植面积不足两万亩,但如今已经激增到30万亩,销售收入从不到亿元增长到突破170亿元。有不少传统的三七种植户在最近10年都赚了钱。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育启一家三代都从事三七种植,2001年他创立这个公司的时候年销售收入只有十多万元,但到了2014年,公司销售收入近5亿元,资产4亿多元,拥有员工600多人。巨大的利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这个领域。2013年,三七的价格攀上了历史高峰,市场均价达到每公斤800多元,有些甚至达到每公斤1000多元。张文明告诉记者,就在最近几年,有不少从来没有三七种植经验的人来到云南文山,投入大量资金开始种植三七。“2013年三七价格最高的时候,有一个浙江老板投入了1500万元种三七,结果等三七成熟就遇上了跌价,现在资金缩水到不足300万元。”张文明说,还有一个外地商人,投入了800万元,现在刨除成本,只剩10万元。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会长曾立品告诉记者,目前三七的种植成本为每公斤260元,但市场价格只有每公斤100多元。文山州委书记纳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2年至2014年,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以每年平均净增10万亩的规模迅猛发展,三七种植盲目跟风现象突出,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市场价格暴跌。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4年三七的产量在3万吨左右,今年又将有约5万吨的三七入市,而我国每年三七的消费量在1万~1.2万吨之间。这样的供应量已经大大超出市场需求。所有人都认为价格不会跌在这一轮价格过山车之前,并不是没有预警。“2012年,文山州政府就担心三七种植量增长太快会造成供应量过剩,当时政府曾劝导三七种植户不要扩大规模,但没有人相信。”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罗金明说,那个时候,所有人都看好三七的发展,都觉得种三七就能赚大钱,没有人相信三七的价格会下跌。市场的追捧不是没有道理。经济学统计显示,人均GDP增长的不同阶段,人们的消费重点会发生变化。“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人们对健康和精神的消费支出将显著提升。”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博士张俊祥说。据统计,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6100美元。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市场对三七走势的看好。“但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当供应量远远超出需求量的时候,无论多好的政策环境都没有办法阻挡价格的下跌。”罗金明说。事实上,这一轮的三七种植热潮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资料显示,当年云南出现大旱,三七种植受到影响,产量减少,而当年国内三七加工企业却在增多,导致当年三七价格上涨。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州三七种植面积达到8.4万余亩,2011年,种植面积增长22.62%。种植热潮就此高涨起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国家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中心主任李大宁多年来一直关注三七的发展,他统计发现,从2010年~2014年,三七的种植面积增长了4倍,产量迅速提高。“但三七在市场的流向依然是原料,深加工的产品还不够。”李大宁说,目前三七种植发展迅猛,但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层次需要提升。在这个背景下,三七的市场消费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过剩不可避免。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云南省农业厅技术推广总站和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首次云南省三七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三七盲目种植、无序发展是造成当前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有10年三七种植经验的廖文华告诉记者,三七价格之所以出现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上的造假行为太多。“三七是非常独特的中药材,市场需求是没问题的,但这些年经销商为了多赚钱,在三七中掺假,造成市场混乱,价格下跌。”廖文华说。如何稳定产业在这一轮价格波动后,云南文山州政府在思考,如何稳定三七价格。在纳杰看来,除了种植面积过大造成的问题外,目前文山州三七产业仍处于原料销售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比过大、加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太小等因素也是需要正视的产业发展问题。就在最近,当地政府出台《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七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意见》(讨论稿)(下称《意见》),目前正处于意见征求阶段。按照这个《意见》,当地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三七种植在地面积25万亩左右,标准化种植基地占80%以上,建设三七标准化种植和科技示范基地50个以上。此外,《意见》还提到要优化三七产品结构,以方便服用为目标,鼓励支持三七粉二次开发,积极推动三七粉作为全国基本药物和医疗保险报销药品。这意味着,要打破三七价格过山车的困境,除了要在前端种植环节加大规划外,还需要在后端的生产加工、消费领域做文章。当前,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三七价格滑坡会导致种植经营者巨大损失,政府应该出手援助。“三七是文山富民的第一产业支柱,虽然现在产量过剩导致很多种植经营者亏损,但我不建议政府过多直接干预。”余育启说,政府不应该参与收储三七,这样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政府要做的是帮助扩大三七市场,只要市场足够大,库存就能被消化,三七也才能成为大产业。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副会长余斌告诉记者,协会试图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稳定三七价格,一方面影响种植户,让他们不要盲目种植;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解决企业小散乱的问题,通过产业的整合来稳定市场。事实上,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白药、九州通等企业已经在计划合作建立三七的战略收储管理体系,试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议价、统一销售的方式整合市场。“我们计划要打造三七的全产业链。”罗金明说,三七全产业链指的是三七从种植、加工、科研、制药到销售、物流、电商等系列运作模式。通过全产业链,在关键环节制定标准,严格市场准入,从而规范市场,稳定市场。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会长曾立品认为,目前云南三七产业上游缺乏定价权和竞争力,下游市场缺少控制力。单靠增加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加大监管力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具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联盟,才能对产业实施从源头到末端的控制,以优质产品赢得消费者信任。1431914880000责编:xuaifang中国青年报143191488000011["9CaKrnJk044"]{"email":"xuaifang@huanqiu.com","name":"xuaifang"}
供应量为需求量八倍 生产成本远超市场价格云南三七如何不再坐过山车本报记者 李松涛顶着烈日,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农民廖文华(化名)牵着马车在普者黑景区招揽生意。而在两年前,这样的工作他是不屑于去做的。“两年前我种的三七就值300多万元。”廖文华说,如今,自己十亩的三七田价值缩水到了40万元,自家的房子都不敢翻新。三七是云南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称。不过,在最近几年的中药材市场上,三七的价格却在坐过山车,2013年每公斤800多元,到了2014年就跌到了每公斤100多元,今年上半年,三七价格依然没有回升的迹象。 “周围有好多种三七的散户都赔了。”文山州三七种植大户张文明告诉记者,因为觉得种三七能赚大钱,最近几年有很多人来云南投资种三七,没想到三七刚成熟就遇到价格大跌。8万吨供应量足够市场用8年文献资料显示,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在我国的中药材市场中,三七是多种知名中药的主要成分,在云南白药、丹参滴丸、血塞通等中成药中,三七都是重要成分。据统计,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360多种,药品批号3600多个,涉及制药企业1350多家,多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不过,三七的生长条件非常特殊。这种中药材仅分布在我国西南部海拔1200米至2000米、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云南文山州是三七的主要种植地,目前,全国三七种苗全部来自文山州。拥有1500亩三七田的张文明已经有了30多年的种植经验,早在30多年前,他的父亲就是文山当地三七种植场的技术员。“三七并不好种,以前种的人不多。”张文明说,但最近十几年,种三七的越来越多。他的这个感觉与文山三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中坚的统计一致。按照陈中坚的统计,20年前,文山三七的种植面积不足两万亩,但如今已经激增到30万亩,销售收入从不到亿元增长到突破170亿元。有不少传统的三七种植户在最近10年都赚了钱。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育启一家三代都从事三七种植,2001年他创立这个公司的时候年销售收入只有十多万元,但到了2014年,公司销售收入近5亿元,资产4亿多元,拥有员工600多人。巨大的利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这个领域。2013年,三七的价格攀上了历史高峰,市场均价达到每公斤800多元,有些甚至达到每公斤1000多元。张文明告诉记者,就在最近几年,有不少从来没有三七种植经验的人来到云南文山,投入大量资金开始种植三七。“2013年三七价格最高的时候,有一个浙江老板投入了1500万元种三七,结果等三七成熟就遇上了跌价,现在资金缩水到不足300万元。”张文明说,还有一个外地商人,投入了800万元,现在刨除成本,只剩10万元。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会长曾立品告诉记者,目前三七的种植成本为每公斤260元,但市场价格只有每公斤100多元。文山州委书记纳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2年至2014年,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以每年平均净增10万亩的规模迅猛发展,三七种植盲目跟风现象突出,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市场价格暴跌。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4年三七的产量在3万吨左右,今年又将有约5万吨的三七入市,而我国每年三七的消费量在1万~1.2万吨之间。这样的供应量已经大大超出市场需求。所有人都认为价格不会跌在这一轮价格过山车之前,并不是没有预警。“2012年,文山州政府就担心三七种植量增长太快会造成供应量过剩,当时政府曾劝导三七种植户不要扩大规模,但没有人相信。”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罗金明说,那个时候,所有人都看好三七的发展,都觉得种三七就能赚大钱,没有人相信三七的价格会下跌。市场的追捧不是没有道理。经济学统计显示,人均GDP增长的不同阶段,人们的消费重点会发生变化。“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人们对健康和精神的消费支出将显著提升。”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博士张俊祥说。据统计,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6100美元。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市场对三七走势的看好。“但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当供应量远远超出需求量的时候,无论多好的政策环境都没有办法阻挡价格的下跌。”罗金明说。事实上,这一轮的三七种植热潮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资料显示,当年云南出现大旱,三七种植受到影响,产量减少,而当年国内三七加工企业却在增多,导致当年三七价格上涨。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州三七种植面积达到8.4万余亩,2011年,种植面积增长22.62%。种植热潮就此高涨起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国家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中心主任李大宁多年来一直关注三七的发展,他统计发现,从2010年~2014年,三七的种植面积增长了4倍,产量迅速提高。“但三七在市场的流向依然是原料,深加工的产品还不够。”李大宁说,目前三七种植发展迅猛,但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层次需要提升。在这个背景下,三七的市场消费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过剩不可避免。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云南省农业厅技术推广总站和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首次云南省三七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三七盲目种植、无序发展是造成当前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有10年三七种植经验的廖文华告诉记者,三七价格之所以出现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上的造假行为太多。“三七是非常独特的中药材,市场需求是没问题的,但这些年经销商为了多赚钱,在三七中掺假,造成市场混乱,价格下跌。”廖文华说。如何稳定产业在这一轮价格波动后,云南文山州政府在思考,如何稳定三七价格。在纳杰看来,除了种植面积过大造成的问题外,目前文山州三七产业仍处于原料销售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比过大、加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太小等因素也是需要正视的产业发展问题。就在最近,当地政府出台《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七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意见》(讨论稿)(下称《意见》),目前正处于意见征求阶段。按照这个《意见》,当地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三七种植在地面积25万亩左右,标准化种植基地占80%以上,建设三七标准化种植和科技示范基地50个以上。此外,《意见》还提到要优化三七产品结构,以方便服用为目标,鼓励支持三七粉二次开发,积极推动三七粉作为全国基本药物和医疗保险报销药品。这意味着,要打破三七价格过山车的困境,除了要在前端种植环节加大规划外,还需要在后端的生产加工、消费领域做文章。当前,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三七价格滑坡会导致种植经营者巨大损失,政府应该出手援助。“三七是文山富民的第一产业支柱,虽然现在产量过剩导致很多种植经营者亏损,但我不建议政府过多直接干预。”余育启说,政府不应该参与收储三七,这样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政府要做的是帮助扩大三七市场,只要市场足够大,库存就能被消化,三七也才能成为大产业。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副会长余斌告诉记者,协会试图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稳定三七价格,一方面影响种植户,让他们不要盲目种植;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解决企业小散乱的问题,通过产业的整合来稳定市场。事实上,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白药、九州通等企业已经在计划合作建立三七的战略收储管理体系,试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议价、统一销售的方式整合市场。“我们计划要打造三七的全产业链。”罗金明说,三七全产业链指的是三七从种植、加工、科研、制药到销售、物流、电商等系列运作模式。通过全产业链,在关键环节制定标准,严格市场准入,从而规范市场,稳定市场。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会长曾立品认为,目前云南三七产业上游缺乏定价权和竞争力,下游市场缺少控制力。单靠增加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加大监管力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具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联盟,才能对产业实施从源头到末端的控制,以优质产品赢得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