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8cF health.huanqiu.comarticle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好医生要会做会说会写/e3pmt7dq2/e3pmt904n图为吴孟超在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做获奖感言。环球网记者王志胜/摄吴孟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作为获奖者,吴老第一个发言。吴老今年已经92岁了,从1956年进入肝脏外科到现在快60年了,一直与肝癌作斗争。不管是最初的一片空白,还是创业的重重困难,吴老既没有动摇过,也没有后悔过,更没有退缩过,因为始终有一个念头支撑着:那就是认真当好一个医生,让老百姓健康地生活!吴老认为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德。“这是当医生最基本的一条。”吴老说,树立良好的医德,首先要有一张热情的脸。“病人找我们看病,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帮助。为什么说是帮助呢,因为如果没有病人,医生是没有饭吃的,也正因为这,我才常说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接待病人时一定要热情,绝对不能敷衍应付,更不能冷若冰霜。要知道,一张热情的脸、一句温暖的话,能瞬间接近与病人的距离,让他们在感情上更信任我们,在治疗上更能和我们合作。” 其次,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吴老觉得,“善良是医生这个职业对从业者的本质要求,如果连医生都不再善良,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我们当医生的,要以善良之心、体谅之心、关爱之心去帮助每一个病人、呵护每一个病人。同时,当医生不能光想着用技术和手艺去赚病人的钱,而要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替病人省钱。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咱们国家还是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其实相当突出,我们每一名医生都有责任和义务缓解这种现象。”第三,要有一份真诚的情。“医生对病人一定得有感情,得有真实的感情,我们在看病的时候,看的不是病,而是一个整体的人。我们应主动跟病人交朋友,在感情上亲近他们。看到病人的病情我们和他们家人一样着急,在感情上亲切的接近他们,看到病人痛苦我们和他们一样难受,看到病人康复我们和他们一样高兴、快乐。只要做到这样,医患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医疗效果也一定会更加事半功倍。”好医生的第二个标准就是要有较高的医术。吴老阐述说,“第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当医生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像我们搞外科的,对人体结构、人体解剖、血管走向等等都得非常清楚,否则一知半解,没法开展工作。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的住院医生,做导尿把尿道撕裂了,结果导尿没导好要做膀胱造漏,我批评了他,主要就是基本功没到家。搞内科、搞专科应该都是一样的道理。那基本功哪里来?我觉得要靠多学、多看、多记,多学是向书本学,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懂学会学通,向老师学,学老师的思路、手法、作风,向周围的同事学,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第二,要会做、会说、会写。作为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老师裘法祖教授当年教给我的。教给我这六个字,我到现在把这六个字写着放在我的办公室里,我对我的年轻人也是用这六个字培训他们。所谓会做,就是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病人来了能准确诊断,需要做漂亮的手术,而且干一件踏踏实实的做好,这才是会做,也是一样,你这个病人治好了,不要发生任何的差错。会说的意思是说要善于表达,比如在带教学生时能说清楚讲明白,给学生最好的指导。还有就是要走上讲台,能在国内国际学术大会上交流自己的见解,不是吹牛而是实实在在的说出我们的研究工作、临床工作、临床经验和我们的医学知识。会写的意思就是要有很强的文字能力,写病例要写得好,同时还能总结论文,在国际上发表。能够著书立说,为后人造福。第三,要善用自己的手和脑。我们现在有太多的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完全靠各种检查结果去诊断,这非常不可取。有的医生不接触病人,光是看片子,所以说是“片子医生”,有的光靠机器不靠你的脑子和手,是做不好工作的。每个医生我开刀前不管哪个人找我,我必须看一下超声波动态的变化,然后再决定做不做手术,这样的话会给病人增加很少的痛苦,而且能够得到治愈的机会。所以想想我们的前辈都是靠这些做起来的,他们诊断就凭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检查仪器呀,我当住院医生的时候没这么多仪器设备,现在仪器设备很多了,我们那时候完全是凭手、脑去诊断和治疗。现在甚至有些地方做手术都交给机器人,可能我思想比较落后,对这种用机器代替人的做法我觉得不可取,几千年来医生就是靠技术、靠知识、靠手、靠脑,当然有些机器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有些需要靠机器做,有些不是作为常规,就是美国有这个机器人也不作常规,也仅仅做个别疑难的病例,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医院医生对机器人感兴趣,引进一台,很简单的手术也用这个办法,做完了吹牛,我觉得不可取,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这样普及,科学还没有这么发达,人们还没有这样的富裕,所以还是要靠我们最主要的脑、手、技术。好医生的第三个标准是要有济世的胸怀。吴老认为,这是当医生最难做的一条。“古人说我们医生悬壶济世,也就是用医技普度众生,造福社会。我觉得要做到这点,每个医生都得强化三个责任。一要有对病人的责任。其实这一点不难做到,就是对每一个病人负起医生的责任,既看病又看人,既医身也医心,就像主诊医生负责制一样,只不过这种责任感在平时要化于无形,像烙印一样打在每个人的心里,在面对病人时自然能够担得起责任。”“二要有防治疾病的责任。我们医生不光要会治病,最好还要想到如何防病,也就是科普知识,对于医生、尤其是临床医生来说,这是个比较严肃的问题。我们早在几十年前就把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也就是转化医学,我开始研究肝脏的时候就是采取这个办法,在治病的时候要考虑提高预防,所谓转化医学也就是临床上发现的问题拿去做基础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临床提高病人治愈,这就是转化。如何提高肝癌的早诊率,而且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取得了一些成绩,逐步有很大的进步。”“三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现在医患关系之间紧张是大家都知道的,造成这种局面,个别媒体和病人家属有责任,但也不可否认,我们医生也有一定责任,我们有的没有跟病人交流,没有给病人很好的负责任,所以造成了病人有意见。个别医生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我们这个队伍整体还是好的,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当然,要缓解这个矛盾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有时哪怕受点委曲也可以忍,病人痛苦、生病了,家属、病人本身都很着急,朋友也很着急,这方面假如我们拿出温暖的心、笑脸、认真对待病人,我想这样做能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环球网记者整理)14037625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志胜环球网140376258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626/20140626023349516.jpg{"email":"wangzhisheng@huanqiu.com","name":"王志胜"}
图为吴孟超在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做获奖感言。环球网记者王志胜/摄吴孟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作为获奖者,吴老第一个发言。吴老今年已经92岁了,从1956年进入肝脏外科到现在快60年了,一直与肝癌作斗争。不管是最初的一片空白,还是创业的重重困难,吴老既没有动摇过,也没有后悔过,更没有退缩过,因为始终有一个念头支撑着:那就是认真当好一个医生,让老百姓健康地生活!吴老认为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德。“这是当医生最基本的一条。”吴老说,树立良好的医德,首先要有一张热情的脸。“病人找我们看病,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帮助。为什么说是帮助呢,因为如果没有病人,医生是没有饭吃的,也正因为这,我才常说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接待病人时一定要热情,绝对不能敷衍应付,更不能冷若冰霜。要知道,一张热情的脸、一句温暖的话,能瞬间接近与病人的距离,让他们在感情上更信任我们,在治疗上更能和我们合作。” 其次,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吴老觉得,“善良是医生这个职业对从业者的本质要求,如果连医生都不再善良,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我们当医生的,要以善良之心、体谅之心、关爱之心去帮助每一个病人、呵护每一个病人。同时,当医生不能光想着用技术和手艺去赚病人的钱,而要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替病人省钱。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咱们国家还是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其实相当突出,我们每一名医生都有责任和义务缓解这种现象。”第三,要有一份真诚的情。“医生对病人一定得有感情,得有真实的感情,我们在看病的时候,看的不是病,而是一个整体的人。我们应主动跟病人交朋友,在感情上亲近他们。看到病人的病情我们和他们家人一样着急,在感情上亲切的接近他们,看到病人痛苦我们和他们一样难受,看到病人康复我们和他们一样高兴、快乐。只要做到这样,医患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医疗效果也一定会更加事半功倍。”好医生的第二个标准就是要有较高的医术。吴老阐述说,“第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当医生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像我们搞外科的,对人体结构、人体解剖、血管走向等等都得非常清楚,否则一知半解,没法开展工作。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的住院医生,做导尿把尿道撕裂了,结果导尿没导好要做膀胱造漏,我批评了他,主要就是基本功没到家。搞内科、搞专科应该都是一样的道理。那基本功哪里来?我觉得要靠多学、多看、多记,多学是向书本学,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懂学会学通,向老师学,学老师的思路、手法、作风,向周围的同事学,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第二,要会做、会说、会写。作为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老师裘法祖教授当年教给我的。教给我这六个字,我到现在把这六个字写着放在我的办公室里,我对我的年轻人也是用这六个字培训他们。所谓会做,就是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病人来了能准确诊断,需要做漂亮的手术,而且干一件踏踏实实的做好,这才是会做,也是一样,你这个病人治好了,不要发生任何的差错。会说的意思是说要善于表达,比如在带教学生时能说清楚讲明白,给学生最好的指导。还有就是要走上讲台,能在国内国际学术大会上交流自己的见解,不是吹牛而是实实在在的说出我们的研究工作、临床工作、临床经验和我们的医学知识。会写的意思就是要有很强的文字能力,写病例要写得好,同时还能总结论文,在国际上发表。能够著书立说,为后人造福。第三,要善用自己的手和脑。我们现在有太多的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完全靠各种检查结果去诊断,这非常不可取。有的医生不接触病人,光是看片子,所以说是“片子医生”,有的光靠机器不靠你的脑子和手,是做不好工作的。每个医生我开刀前不管哪个人找我,我必须看一下超声波动态的变化,然后再决定做不做手术,这样的话会给病人增加很少的痛苦,而且能够得到治愈的机会。所以想想我们的前辈都是靠这些做起来的,他们诊断就凭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检查仪器呀,我当住院医生的时候没这么多仪器设备,现在仪器设备很多了,我们那时候完全是凭手、脑去诊断和治疗。现在甚至有些地方做手术都交给机器人,可能我思想比较落后,对这种用机器代替人的做法我觉得不可取,几千年来医生就是靠技术、靠知识、靠手、靠脑,当然有些机器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有些需要靠机器做,有些不是作为常规,就是美国有这个机器人也不作常规,也仅仅做个别疑难的病例,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医院医生对机器人感兴趣,引进一台,很简单的手术也用这个办法,做完了吹牛,我觉得不可取,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这样普及,科学还没有这么发达,人们还没有这样的富裕,所以还是要靠我们最主要的脑、手、技术。好医生的第三个标准是要有济世的胸怀。吴老认为,这是当医生最难做的一条。“古人说我们医生悬壶济世,也就是用医技普度众生,造福社会。我觉得要做到这点,每个医生都得强化三个责任。一要有对病人的责任。其实这一点不难做到,就是对每一个病人负起医生的责任,既看病又看人,既医身也医心,就像主诊医生负责制一样,只不过这种责任感在平时要化于无形,像烙印一样打在每个人的心里,在面对病人时自然能够担得起责任。”“二要有防治疾病的责任。我们医生不光要会治病,最好还要想到如何防病,也就是科普知识,对于医生、尤其是临床医生来说,这是个比较严肃的问题。我们早在几十年前就把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也就是转化医学,我开始研究肝脏的时候就是采取这个办法,在治病的时候要考虑提高预防,所谓转化医学也就是临床上发现的问题拿去做基础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临床提高病人治愈,这就是转化。如何提高肝癌的早诊率,而且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取得了一些成绩,逐步有很大的进步。”“三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现在医患关系之间紧张是大家都知道的,造成这种局面,个别媒体和病人家属有责任,但也不可否认,我们医生也有一定责任,我们有的没有跟病人交流,没有给病人很好的负责任,所以造成了病人有意见。个别医生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我们这个队伍整体还是好的,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当然,要缓解这个矛盾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有时哪怕受点委曲也可以忍,病人痛苦、生病了,家属、病人本身都很着急,朋友也很着急,这方面假如我们拿出温暖的心、笑脸、认真对待病人,我想这样做能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环球网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