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6cC health.huanqiu.comarticle励建安/e3pmt7dq2/e3pn4bet9职称:主任医师、教授专业:康复医学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个人感言医生最大的幸福来自于患者的康复!推荐理由“书山有路勤为径”,他从汗水中取得成功。他将患者的事视为自己的事;他授之以渔,是康复医学的传经布道者;他海内存知己,拓展着一条国际发展之路。他是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领军者。先进事迹五十年沧桑磨砺,半世纪风雨兼程。在推进中国康复事业蓬勃发展、走向世界的路上,他矢志不移。遍布五大洲的足迹,活跃世界学术会议的身影,只为了“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他代表中国学者成功竞标2013年第七届ISPRM(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会议)承办权,将使中国的康复真正走向世界! 他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行动者。数十年在专业技术上的磨砺,造就了他清晰的思路、独特的视角,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对学生的毫无保留,让他赢得了患者的感激、同行的景仰与学生的爱戴。励建安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学者。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共同组成现代医学体系被称为“第四医学”或者未来医学,在我国仅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作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励建安教授在这片人类幸福和健康的园地上默默耕耘了数十年。1、 书山有路勤为径——从汗水中走向成功1980年,励建安教授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周士枋教授的第一位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当时的研究生课题是“医疗体育对冠心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导师周士枋教授一直认为他是所有研究生中最为勤奋的一个。他几乎看遍了学校和本专业相关的中外书籍和杂志,课题也做得相当出色。作为周教授的第一位运动医学研究生,励建安不仅承继了导师的胸襟和抱负,还在此基础上不断自我超越。1988年,励建安以世界卫生组织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澳大利亚学习,期限一年。他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到了悉尼,但他并没有就此机会去读博士学位,而是要求到临床一线去吸纳国外康复医学的实质内涵;他先后到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康复中心、悉尼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进修学习,侧重脊髓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康复;经过努力,他又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到了以“冠心病患者等长收缩运动时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反应的特征影响”为课题的科研项目,课题一做就是三年。当时,国内许多人都说励建安不会回来了,但是周士枋教授坚信他会回来,因为他从励建安平时的为人处事中知道他是一个说得到就做得到的人。励建安在信中跟导师说,在这里,我发现康复医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这个学科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要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国来。如今,从一个只有6个人的弱小学科,发展到现在成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科室现有床位70张,专业技术人员105名(6名正高、11名副高),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建设单位(2014年);在全国最佳医院评选中,科室获得2012年度国家专科排名(包括专科声誉和科研实力综合)全国第一;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卫生部康复医学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国家级康复医学特色专业,拥有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运动医学)和两个硕士点(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而励教授本人也已跻身国际康复医学的学术舞台,是谓青出于蓝,止于至善。2、 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人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幸福之上“康复医学是励建安教授的事业,我想职业和事业有很大区别,事业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医术高明、认真负责,我觉得其实只是业务熟悉、态度严谨罢了。但事实上,可能医者并不知道患者的心理,我们更加需要的,可能是信心。励教授就是一个可以给我们信心的医生。” ——摘自一位截瘫网友的留言。在励建安的眼里,康复更多的是理念,是思路。比如困扰大多数截瘫患者的小便问题,有人会采取长期导尿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励建安则会采取间隙导尿方法,通过间隙导尿逐步恢复患者的膀胱收缩功能,最终达到扣击反射小便而不用导尿管的目的。励建安一直记得自己在澳大利亚学习时的导师、国际康复医学会前主席奥克笑特在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上说的第一句话:什么是康复,康复就是教育。他说,所有的康复治疗都要求我们的患者主动参与,我们要教育患者,让患者知道自己是什么问题,给他树立战胜功能障碍的信心和决心;还要教育他怎样去一步步地去战胜功能障碍。励建安一直在要求他的医生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患者最想从医生那里知道的是:我能不能治好?我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因此即使对一个完全性损伤的患者,知道他(她)只有1%的可能恢复部分功能,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其实,在这康复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患者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变化以及人类战胜疾病的潜质,他们在改善各种功能的同时也改变了心态,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一位名叫“快乐风帆”的女性,12岁时因为多次骨折被医生诊断为“成骨发育不全”,叮嘱她不准下地以防止再次骨折。就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医嘱,让她白白地躺了二十多年!当她联系到励教授,并寄来照片和X光片,励教授发现她骨质疏松已极度严重,但虽然病因未明,仍有康复希望,开始指导她进行逐步的锻炼,现在她已经能够独立的坐起来,正按照锻炼方案练习站立。冯先生是车祸导致颈6骨折,高位截瘫,当时入院时躺在床上四肢都不能动。美国专家第一次来指导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当时只是训练他坐起来;次年,冯先生开始能自己双手轮换着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十年来,这位患者在不断进步……如今,他不仅已经丢掉了拐杖,独自上下楼,而且还结了婚,生了孩子,出事前的他是个驾驶员,现在他又能开汽车了,成了一个真正回归社会的人。谈起康复技术,励建安说,从单个技术来说,我们没有哪一项是高精尖的技术,也没有办法说哪一项技术是治疗的关键技术,但我们将各种技术综合起来,让一个不能站立的人站立起来了,让一个不能走路的人能走路了,这就是我们的效果;我们不仅在改变他们的生理状况,也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励建安一直强调康复学科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学科,康复学科的基本工作模式就是团队模式,这个团队包括很多人,医生、治疗师、矫形师、护士、家属、病人自己,还有患者周围的人直至整个社会。跟着励建安教授查房,可以看出他会不时问病人:你到这里来想达到什么目的?你的出院目标是什么?今天你有什么进步?作为科主任的励建安是个务实求真的人,就像他每天给自己定工作计划一样,他会给自己每一位刚入院的病人订一个出院目标,这一点也是康复医学科的一大特色。每一个病人入院时,励建安和他的医生们在和病人交流后都会告诉病人,你能够以什么形式出院。回顾这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历,励教授说:患者的康复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看到那些原本卧病在床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可以站立和行走,看到原本没有自理能力必须依靠他人才能生存的患者在一些生活技能训练后能够基本独立生活,他就觉得特别欣慰。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而帮助患者不仅仅是医生的本职,同时也是为人处事当遵循的原则。他对有些医生医德医风不正、非法收取红包、无视患者痛苦的行为非常反感。他总是尽全力去帮助患者,付出的是辛勤的劳动和不变的热情,获得的是患者的感激和尊重。人生中最珍贵的是感情,拥有患者的赞誉,便是他最大的荣誉。3、 海内存知己——拓展国际联系,走一条发展之路励建安始终放眼世界,目光永远锁定世界康复医学领域,把握世界康复医学的新技术,新理念,康复医学科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1992年回国以后,励建安一直与国外相应机构保持着合作关系。早年,励建安接待了一位来院考察的外国友人,他的敬业精神、工作效率和做人风格赢得了这位友人的信赖,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由此建立起一些国际化的协作关系。与国外机构的交流像打开了一扇大门,使这里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国际著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康复医学科获得了诸多发展良机。早期,美国的梅耶医院每年都派一个工作组来该科,示范并指导康复治疗工作;该科还通过爱德基金会联系到国外慈善团体的资助,派遣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香港和其他国外康复机构规范系统培训。2000年,励建安作为国家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费城的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院和Moss康复医院深入学习临床生物力学和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与系列治疗,回国后又将这些技术在科内逐步开展起来。国外的经历以及和国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使他了解到了国际最先进的康复理念,这些经历不仅大大开阔了励建安的眼界,提高了他的临床和科研能力,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还让励建安吸纳了为医者的大家风范。在国际上享有威望的美国梅耶医学中心脊髓损伤康复专家Closson教授单膝跪地,替病人脱鞋子、穿袜子检查脚底的那一幕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让他叹服,也对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010年10月,励建安参加了在塞浦路斯召开的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理事会,励建安全票通过了ISPRM副主席的选举,进入副主席职位。根据ISPRM的换届规则,每次换届仅选举副主席,2012年后将自动成为候任主席,2014年就自动成为主席。这意味着励建安教授已正式进入国际学会的最高层领导层,并将在今年6月成为国际学会的最高领导。同时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灾难救助委员会主席。这是我国康复医学专家第一次进入国际学会领导层,是我国本学科地位提高的体现。面对这项荣誉,励建安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更是代表了医院和我们国家康复事业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开始聚焦我们,这是荣誉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全力以赴履行好这份光荣的使命,让国际社会听到来自我们中国的声音!”4、授之以渔——康复医学的传经布道者虽然康复医学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但在中国,康复医学仍然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临床学科或由医技科室改行而来,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而继续教育则是在当前形势下尽快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康复医学科和南医大康复医学系充分利用学科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 连续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992年在相关单位支持下,成立了江苏康复医学培训中心,坚持每年二期,每期3个月的全国康复医学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批实用型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39期,每期平均40~60名学员,不少学员已成为各医院的康复医学骨干力量。2012年9月受中国康复医学会委托赴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访问。2013年7月受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和江苏省卫生厅委托,启动并为西藏地区培训首批20名藏族学员,填补了国内康复医学专业在西藏地区援助的空白。这些学习班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学员一律给以免费进修学习。有人善意地提醒励建安,这样下去你会亏本的,也有人嘲讽说南京是靠免费才有学员的。但是二十多年来,励建安始终不改初衷。他坚定地说:即使全部来自贫困地区,我们也能办下去。这些地区康复医学的起步和发展是需要帮助的,即使有些人是图省钱来的,但结果总是良性的。只要来了,他会多少接受到先进的康复知识和康复理念,人培养出来了,对中国的康复医学的发展多少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5、默默奉献灾区救治,将灾区人民的事视为自己的事“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和国家地震伤员康复专家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励建安教授积极联系国际学术组织争取对地震灾区的康复援助,主动请缨率领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最早赴川进行康复援助,并承担了危重疑难伤员的会诊和专业指导,以及地震伤员康复的整体协调工作,协助组织全省地震伤员的调查汇总和伤情分类,为科学制定地震伤员的康复方案提供了客观翔实的依据。6月22日卫生部陈竺部长在成都召集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专题会议,励建安代表中国康复医学会和康复专家组对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提出了建议,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此后,励建安教授参加了国家地震伤员康复医疗规范的审定、地震伤员转诊和医疗标准的审定以及国家地震伤员康复相关项目的讨论。为提高灾区康复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技术水平,他先后三次作为卫生部专家赴四川为地震伤员康复技术培训班授课,他还参加和主持了卫生部在成都召开2次地震伤员康复座谈会,参与了四川省和全国部分省市的地震伤员专家督导活动。为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在励建安教授的带动和感召下,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克服了种种困难,连续在灾区紧张工作达3个月之久,没有任何抱怨和畏惧,更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凭着对灾区同胞的深厚情义和精湛的康复专业技能,为地震伤员的康复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当地医疗机构以及广大地震伤员的高度赞誉和认可,他率领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8年底,考虑到国家对地震伤员的免费医疗即将结束,而地震伤员的医疗和康复工作却远远不能划句号。对于地震伤员的康复需求调查中发现,绵竹地区有850多名地震伤员仍然需要对内固定取出、关节置换、骨折愈合不良、伤口愈合不良等进行医疗处理。地震伤员已经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工作,怎么还拿得出钱来看病呢?励建安教授为此强烈呼吁,多方联系,终于促成南京焦点科技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人民币至绵竹灾区,专用于地震伤员的二次手术等后续医疗处理。“绵竹的地震伤员是幸运的!”绵竹市人民医院骨科雷主任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地震灾区的康复工作压力依然巨大,繁重的工作每天仍然在继续,励建安教授用他那颗无私的爱心一如既往地牵挂着广大的地震伤员。他说:“只要地震伤员一天有需要,我们就一天不离开!我们一起把四川的康复工作画一个完满的句号!” 励建安教授为灾区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受灾区广大伤病员的称赞和爱戴,也为灾区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了“高尚医德,敬业奉献,大爱无私”的榜样及表率作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励建安教授以勤奋进取、敢于吃苦的治学精神,鞠躬尽瘁、患者至上的高尚医德,着眼发展、把握机遇的科研精神,在康复医学的园地中辛勤耕耘。愿有更多的后来人能学习他这样的精神,加入到为人类健康与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来!1403255820000责编:xuaifang中国医师协会14032558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620/20140620051821481.jpg{"email":"xuaifang@huanqiu.com","name":"xuaifang"}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专业:康复医学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个人感言医生最大的幸福来自于患者的康复!推荐理由“书山有路勤为径”,他从汗水中取得成功。他将患者的事视为自己的事;他授之以渔,是康复医学的传经布道者;他海内存知己,拓展着一条国际发展之路。他是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领军者。先进事迹五十年沧桑磨砺,半世纪风雨兼程。在推进中国康复事业蓬勃发展、走向世界的路上,他矢志不移。遍布五大洲的足迹,活跃世界学术会议的身影,只为了“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他代表中国学者成功竞标2013年第七届ISPRM(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会议)承办权,将使中国的康复真正走向世界! 他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行动者。数十年在专业技术上的磨砺,造就了他清晰的思路、独特的视角,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对学生的毫无保留,让他赢得了患者的感激、同行的景仰与学生的爱戴。励建安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学者。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共同组成现代医学体系被称为“第四医学”或者未来医学,在我国仅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作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励建安教授在这片人类幸福和健康的园地上默默耕耘了数十年。1、 书山有路勤为径——从汗水中走向成功1980年,励建安教授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周士枋教授的第一位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当时的研究生课题是“医疗体育对冠心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导师周士枋教授一直认为他是所有研究生中最为勤奋的一个。他几乎看遍了学校和本专业相关的中外书籍和杂志,课题也做得相当出色。作为周教授的第一位运动医学研究生,励建安不仅承继了导师的胸襟和抱负,还在此基础上不断自我超越。1988年,励建安以世界卫生组织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澳大利亚学习,期限一年。他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到了悉尼,但他并没有就此机会去读博士学位,而是要求到临床一线去吸纳国外康复医学的实质内涵;他先后到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康复中心、悉尼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进修学习,侧重脊髓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康复;经过努力,他又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到了以“冠心病患者等长收缩运动时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反应的特征影响”为课题的科研项目,课题一做就是三年。当时,国内许多人都说励建安不会回来了,但是周士枋教授坚信他会回来,因为他从励建安平时的为人处事中知道他是一个说得到就做得到的人。励建安在信中跟导师说,在这里,我发现康复医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这个学科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要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国来。如今,从一个只有6个人的弱小学科,发展到现在成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科室现有床位70张,专业技术人员105名(6名正高、11名副高),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建设单位(2014年);在全国最佳医院评选中,科室获得2012年度国家专科排名(包括专科声誉和科研实力综合)全国第一;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卫生部康复医学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国家级康复医学特色专业,拥有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运动医学)和两个硕士点(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而励教授本人也已跻身国际康复医学的学术舞台,是谓青出于蓝,止于至善。2、 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人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幸福之上“康复医学是励建安教授的事业,我想职业和事业有很大区别,事业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医术高明、认真负责,我觉得其实只是业务熟悉、态度严谨罢了。但事实上,可能医者并不知道患者的心理,我们更加需要的,可能是信心。励教授就是一个可以给我们信心的医生。” ——摘自一位截瘫网友的留言。在励建安的眼里,康复更多的是理念,是思路。比如困扰大多数截瘫患者的小便问题,有人会采取长期导尿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励建安则会采取间隙导尿方法,通过间隙导尿逐步恢复患者的膀胱收缩功能,最终达到扣击反射小便而不用导尿管的目的。励建安一直记得自己在澳大利亚学习时的导师、国际康复医学会前主席奥克笑特在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上说的第一句话:什么是康复,康复就是教育。他说,所有的康复治疗都要求我们的患者主动参与,我们要教育患者,让患者知道自己是什么问题,给他树立战胜功能障碍的信心和决心;还要教育他怎样去一步步地去战胜功能障碍。励建安一直在要求他的医生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患者最想从医生那里知道的是:我能不能治好?我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因此即使对一个完全性损伤的患者,知道他(她)只有1%的可能恢复部分功能,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其实,在这康复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患者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变化以及人类战胜疾病的潜质,他们在改善各种功能的同时也改变了心态,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一位名叫“快乐风帆”的女性,12岁时因为多次骨折被医生诊断为“成骨发育不全”,叮嘱她不准下地以防止再次骨折。就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医嘱,让她白白地躺了二十多年!当她联系到励教授,并寄来照片和X光片,励教授发现她骨质疏松已极度严重,但虽然病因未明,仍有康复希望,开始指导她进行逐步的锻炼,现在她已经能够独立的坐起来,正按照锻炼方案练习站立。冯先生是车祸导致颈6骨折,高位截瘫,当时入院时躺在床上四肢都不能动。美国专家第一次来指导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当时只是训练他坐起来;次年,冯先生开始能自己双手轮换着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十年来,这位患者在不断进步……如今,他不仅已经丢掉了拐杖,独自上下楼,而且还结了婚,生了孩子,出事前的他是个驾驶员,现在他又能开汽车了,成了一个真正回归社会的人。谈起康复技术,励建安说,从单个技术来说,我们没有哪一项是高精尖的技术,也没有办法说哪一项技术是治疗的关键技术,但我们将各种技术综合起来,让一个不能站立的人站立起来了,让一个不能走路的人能走路了,这就是我们的效果;我们不仅在改变他们的生理状况,也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励建安一直强调康复学科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学科,康复学科的基本工作模式就是团队模式,这个团队包括很多人,医生、治疗师、矫形师、护士、家属、病人自己,还有患者周围的人直至整个社会。跟着励建安教授查房,可以看出他会不时问病人:你到这里来想达到什么目的?你的出院目标是什么?今天你有什么进步?作为科主任的励建安是个务实求真的人,就像他每天给自己定工作计划一样,他会给自己每一位刚入院的病人订一个出院目标,这一点也是康复医学科的一大特色。每一个病人入院时,励建安和他的医生们在和病人交流后都会告诉病人,你能够以什么形式出院。回顾这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历,励教授说:患者的康复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看到那些原本卧病在床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可以站立和行走,看到原本没有自理能力必须依靠他人才能生存的患者在一些生活技能训练后能够基本独立生活,他就觉得特别欣慰。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而帮助患者不仅仅是医生的本职,同时也是为人处事当遵循的原则。他对有些医生医德医风不正、非法收取红包、无视患者痛苦的行为非常反感。他总是尽全力去帮助患者,付出的是辛勤的劳动和不变的热情,获得的是患者的感激和尊重。人生中最珍贵的是感情,拥有患者的赞誉,便是他最大的荣誉。3、 海内存知己——拓展国际联系,走一条发展之路励建安始终放眼世界,目光永远锁定世界康复医学领域,把握世界康复医学的新技术,新理念,康复医学科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1992年回国以后,励建安一直与国外相应机构保持着合作关系。早年,励建安接待了一位来院考察的外国友人,他的敬业精神、工作效率和做人风格赢得了这位友人的信赖,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由此建立起一些国际化的协作关系。与国外机构的交流像打开了一扇大门,使这里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国际著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康复医学科获得了诸多发展良机。早期,美国的梅耶医院每年都派一个工作组来该科,示范并指导康复治疗工作;该科还通过爱德基金会联系到国外慈善团体的资助,派遣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香港和其他国外康复机构规范系统培训。2000年,励建安作为国家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费城的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院和Moss康复医院深入学习临床生物力学和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与系列治疗,回国后又将这些技术在科内逐步开展起来。国外的经历以及和国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使他了解到了国际最先进的康复理念,这些经历不仅大大开阔了励建安的眼界,提高了他的临床和科研能力,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还让励建安吸纳了为医者的大家风范。在国际上享有威望的美国梅耶医学中心脊髓损伤康复专家Closson教授单膝跪地,替病人脱鞋子、穿袜子检查脚底的那一幕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让他叹服,也对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010年10月,励建安参加了在塞浦路斯召开的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理事会,励建安全票通过了ISPRM副主席的选举,进入副主席职位。根据ISPRM的换届规则,每次换届仅选举副主席,2012年后将自动成为候任主席,2014年就自动成为主席。这意味着励建安教授已正式进入国际学会的最高层领导层,并将在今年6月成为国际学会的最高领导。同时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灾难救助委员会主席。这是我国康复医学专家第一次进入国际学会领导层,是我国本学科地位提高的体现。面对这项荣誉,励建安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更是代表了医院和我们国家康复事业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开始聚焦我们,这是荣誉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全力以赴履行好这份光荣的使命,让国际社会听到来自我们中国的声音!”4、授之以渔——康复医学的传经布道者虽然康复医学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但在中国,康复医学仍然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临床学科或由医技科室改行而来,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而继续教育则是在当前形势下尽快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康复医学科和南医大康复医学系充分利用学科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 连续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992年在相关单位支持下,成立了江苏康复医学培训中心,坚持每年二期,每期3个月的全国康复医学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批实用型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39期,每期平均40~60名学员,不少学员已成为各医院的康复医学骨干力量。2012年9月受中国康复医学会委托赴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访问。2013年7月受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和江苏省卫生厅委托,启动并为西藏地区培训首批20名藏族学员,填补了国内康复医学专业在西藏地区援助的空白。这些学习班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学员一律给以免费进修学习。有人善意地提醒励建安,这样下去你会亏本的,也有人嘲讽说南京是靠免费才有学员的。但是二十多年来,励建安始终不改初衷。他坚定地说:即使全部来自贫困地区,我们也能办下去。这些地区康复医学的起步和发展是需要帮助的,即使有些人是图省钱来的,但结果总是良性的。只要来了,他会多少接受到先进的康复知识和康复理念,人培养出来了,对中国的康复医学的发展多少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5、默默奉献灾区救治,将灾区人民的事视为自己的事“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和国家地震伤员康复专家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励建安教授积极联系国际学术组织争取对地震灾区的康复援助,主动请缨率领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最早赴川进行康复援助,并承担了危重疑难伤员的会诊和专业指导,以及地震伤员康复的整体协调工作,协助组织全省地震伤员的调查汇总和伤情分类,为科学制定地震伤员的康复方案提供了客观翔实的依据。6月22日卫生部陈竺部长在成都召集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专题会议,励建安代表中国康复医学会和康复专家组对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提出了建议,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此后,励建安教授参加了国家地震伤员康复医疗规范的审定、地震伤员转诊和医疗标准的审定以及国家地震伤员康复相关项目的讨论。为提高灾区康复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技术水平,他先后三次作为卫生部专家赴四川为地震伤员康复技术培训班授课,他还参加和主持了卫生部在成都召开2次地震伤员康复座谈会,参与了四川省和全国部分省市的地震伤员专家督导活动。为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在励建安教授的带动和感召下,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克服了种种困难,连续在灾区紧张工作达3个月之久,没有任何抱怨和畏惧,更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凭着对灾区同胞的深厚情义和精湛的康复专业技能,为地震伤员的康复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当地医疗机构以及广大地震伤员的高度赞誉和认可,他率领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8年底,考虑到国家对地震伤员的免费医疗即将结束,而地震伤员的医疗和康复工作却远远不能划句号。对于地震伤员的康复需求调查中发现,绵竹地区有850多名地震伤员仍然需要对内固定取出、关节置换、骨折愈合不良、伤口愈合不良等进行医疗处理。地震伤员已经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工作,怎么还拿得出钱来看病呢?励建安教授为此强烈呼吁,多方联系,终于促成南京焦点科技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人民币至绵竹灾区,专用于地震伤员的二次手术等后续医疗处理。“绵竹的地震伤员是幸运的!”绵竹市人民医院骨科雷主任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地震灾区的康复工作压力依然巨大,繁重的工作每天仍然在继续,励建安教授用他那颗无私的爱心一如既往地牵挂着广大的地震伤员。他说:“只要地震伤员一天有需要,我们就一天不离开!我们一起把四川的康复工作画一个完满的句号!” 励建安教授为灾区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受灾区广大伤病员的称赞和爱戴,也为灾区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了“高尚医德,敬业奉献,大爱无私”的榜样及表率作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励建安教授以勤奋进取、敢于吃苦的治学精神,鞠躬尽瘁、患者至上的高尚医德,着眼发展、把握机遇的科研精神,在康复医学的园地中辛勤耕耘。愿有更多的后来人能学习他这样的精神,加入到为人类健康与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