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6cO health.huanqiu.comarticle刘沈林/e3pmt7dq2/e3pn4bet9职称:主任中医师专业:中医内科单位:江苏省中医院个人感言医生的价值在于付出技术和爱心后获得肯定和尊重。推荐理由他致力于中医临床研究,从事中医药工作近40年,始终坚持把“为患者解除病苦”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和最大的愿望。他是中医科普和健康养生的宣讲者,是江苏中医事业迅猛发展的推动者。先进事迹扬子江畔,古都南京,屹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半个世纪以前成立的江苏省中医院荟萃名医,薪火相传,学者辈出,著名中医专家刘沈林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大医精诚的践行者1975年刘沈林从我国著名中医高等学府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来到了名闻遐迩的江苏省中医院工作。怀着救死扶伤志向,崇尚大医精诚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众多名家前辈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跟随孟河医派名家张泽生教授,吴门医派徐景藩教授学习。1985年他研究生再次考取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徐景藩教授。作为全国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他八年如一日跟师学习,在医疗技术日臻成熟的同时,也耳濡目染老一辈中医名家廉洁行医、视病人如亲人的高尚医德。在十多年的学医生涯中,他跟名师、勤临证、读名著,医术逐渐登堂入室,体会了祛除患者疾苦的欢欣。然而,一些患者的离世也让他感到有些无奈与遗憾,特别是那些肿瘤患者与家属绝望的眼神常在他头脑闪现,带来丝丝隐痛。1991年他以不惑之年毅然东渡日本,在日本名古屋癌中心潜心研修肿瘤学一年,1996年他放弃领导提拔机会,再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研修。两度赴日进修,不仅使他视野开阔,学业精进,日本同行的敬业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响了他。 学成归来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专业方向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他把最新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相结合,把古典名著与现代中药药理相结合,把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养阴生津、温运中阳、化瘀散结、寒温并用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医名日隆,许多疑难杂症在这里迎刃而解,一张张焦虑的面孔重新舒展。患者王某,来自安徽滁州,十余年来,慢性腹泻,日行十几次,苦不堪言,多方求医无效,慕名来到南京找他。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他先从温运中阳,涩肠止泻入手,继而温清并施,再投以益气健脾,养阴和胃收功。整个过程辨证清晰,机圆法活,用药丝丝入扣,直投病所,患者多年痼疾,霍然而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身为农民企业家的患者为表达感激之情,多次提出请他一家赴滁州参观旅游,都被他礼貌地拒绝。患者李某,年仅48岁就被确诊罹患肝癌,听说肝癌号称癌中之王,发展快,死亡率高,看着一家老小,正值中年的李某如五雷轰顶,悲从中来。手术过后仍然担心不已,夜不能眠,形体消瘦。经人介绍也来找到刘沈林医生。他先予心理疏导,鼓舞信心,再以中药柔肝健脾,化瘀消积。经过中药精心调治,三年过去了,李某还健康地生活着。面对患者及家属欣喜的表情,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感到由衷的喜悦。尽管他门诊劳顿,经常拖班过餐,下午还要查房会诊,有时也不得不限号诊疗。可是每当外地的患者求他加号,他常对身边的学生说,“医者父母心,病人不远千里,火车连着汽车,奔波不便赶来,我又怎么能拒绝?”。于是,他提前半小时上门诊,中午一两点钟下班,就成了家常便饭。往往中午临近,他抬头看着工作室悬挂的“大医精诚”的牌匾,疲惫的身躯就又重新焕发了活力。病人不忍心让他先去吃饭,他总开玩笑说:“我个子大,奈“驮”,不要紧,把病人看完”。他是江苏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卫生厅“135”医学工程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领军者他对热衷于中医临床,积极倡导中医科学研究要为临床服务,紧紧扎根于临床实践。2008年,国家启动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医药领域中央财政投入最大、重视程度最高、行业内外关注度最高的建设项目。刘沈林教授带领团队赴京答辩,成功申报医院成为全国脾胃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14个重点研究病种之中,他承担胃癌研究项目,是研究基地的首席研究专家。他率领创新团队,在国内牵头开展了胃癌中医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益气化瘀解毒方为主的个体化治疗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干预方案的临床研究”和“中医药对晚期胃癌生存期影响的干预方案及推广应用”两项课题均被列入了国家中医药重大科研专项。2009年,他积极倡导,推动江苏成立了全国首家肿瘤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心,是全国首个肿瘤研究大型平台,中心成员包括了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解放军81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全省肿瘤研究的最优质资源,进行中西医结合肿瘤的联合攻关,他担任该中心主任,既领衔研究,又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合作攻关。该中心近年来协作开展了肿瘤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以及药物研发工作,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中的优势。他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重点病种胃癌研究首席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项目中医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部省级课题6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临床医学论文40余篇,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发明专利3项,院内制剂2个。他是中医科普和健康养生的宣讲者他热衷于中医药科普工作,多次参加江苏省“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大型科普报告会,在院内开展科普讲座,向患者普及科学知识。2013年在省科普宣传周开幕式上,刘沈林教授作为科普志愿者发表倡议书,并做了“科学养生,健康生活”的科普报告。他还注重科普创作,领衔编著《首席专家话健康(二)》,已于2012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深受读者欢迎。他是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医学研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省中医药学会特聘首席健康养生科普专家。他是江苏中医事业迅猛发展的推动者他既是临床专家,又曾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工作,于1999-2012年间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他熟悉国家卫生法规,关注国家医改形势,紧跟国家中医药发展动态,对大型中医医院的发展模式,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他积极倡导医院“以中医药为主体,以现代医学为支撑的中医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医疗为主体,教学科研同步协调发展”的办院理念。十多年来,他以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带领全院广大医务员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医院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医院的业务能力和平台规模、环境面貌和影响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医系统保持领先地位。任职期间,医院发展翻天覆地,社会反响十分巨大,成为全省中医事业的典范,为全国大型中医院的发展树立了积极的榜样。他积极调研,深刻理解社会对中医药服务的巨大需求,破解医院中医药服务条件与服务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的发展难题,努力开展医院建设,积极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稳中求进,抢抓机遇,科学筹划,先后完成了两轮门急诊改扩建,门诊诊室由原先的九十多间扩增到360间,门诊量逐年攀升近400万,连续十多年在全省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他千方百计争取了医院南扩工程,赢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南扩工程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民生建设项目。他紧抓不懈,精益求精,历经8年,矢志不渝,医院南院大楼顺利启用,南院新区建筑面积近12万m2,总床位增加到2500张,设备先进,园林秀美,温馨舒适,不仅是医院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诊疗环境,极大地缓解了病人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患者就医条件大大改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注重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医院中医诊疗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积极推动“青苗工程、中医临证跟师”等医院各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他紧抓医疗质量,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开拓新的专业平台,诊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医院连续5年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他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院长、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先后当选市、区人大代表,省党代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与刘沈林同志亲切握手,对江苏中医事业予以了充分肯定。1403255940000责编:xuaifang中国医师协会14032559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620/20140620052003846.jpg{"email":"xuaifang@huanqiu.com","name":"xuaifang"}
职称:主任中医师专业:中医内科单位:江苏省中医院个人感言医生的价值在于付出技术和爱心后获得肯定和尊重。推荐理由他致力于中医临床研究,从事中医药工作近40年,始终坚持把“为患者解除病苦”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和最大的愿望。他是中医科普和健康养生的宣讲者,是江苏中医事业迅猛发展的推动者。先进事迹扬子江畔,古都南京,屹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半个世纪以前成立的江苏省中医院荟萃名医,薪火相传,学者辈出,著名中医专家刘沈林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大医精诚的践行者1975年刘沈林从我国著名中医高等学府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来到了名闻遐迩的江苏省中医院工作。怀着救死扶伤志向,崇尚大医精诚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众多名家前辈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跟随孟河医派名家张泽生教授,吴门医派徐景藩教授学习。1985年他研究生再次考取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徐景藩教授。作为全国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他八年如一日跟师学习,在医疗技术日臻成熟的同时,也耳濡目染老一辈中医名家廉洁行医、视病人如亲人的高尚医德。在十多年的学医生涯中,他跟名师、勤临证、读名著,医术逐渐登堂入室,体会了祛除患者疾苦的欢欣。然而,一些患者的离世也让他感到有些无奈与遗憾,特别是那些肿瘤患者与家属绝望的眼神常在他头脑闪现,带来丝丝隐痛。1991年他以不惑之年毅然东渡日本,在日本名古屋癌中心潜心研修肿瘤学一年,1996年他放弃领导提拔机会,再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研修。两度赴日进修,不仅使他视野开阔,学业精进,日本同行的敬业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响了他。 学成归来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专业方向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他把最新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相结合,把古典名著与现代中药药理相结合,把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养阴生津、温运中阳、化瘀散结、寒温并用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医名日隆,许多疑难杂症在这里迎刃而解,一张张焦虑的面孔重新舒展。患者王某,来自安徽滁州,十余年来,慢性腹泻,日行十几次,苦不堪言,多方求医无效,慕名来到南京找他。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他先从温运中阳,涩肠止泻入手,继而温清并施,再投以益气健脾,养阴和胃收功。整个过程辨证清晰,机圆法活,用药丝丝入扣,直投病所,患者多年痼疾,霍然而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身为农民企业家的患者为表达感激之情,多次提出请他一家赴滁州参观旅游,都被他礼貌地拒绝。患者李某,年仅48岁就被确诊罹患肝癌,听说肝癌号称癌中之王,发展快,死亡率高,看着一家老小,正值中年的李某如五雷轰顶,悲从中来。手术过后仍然担心不已,夜不能眠,形体消瘦。经人介绍也来找到刘沈林医生。他先予心理疏导,鼓舞信心,再以中药柔肝健脾,化瘀消积。经过中药精心调治,三年过去了,李某还健康地生活着。面对患者及家属欣喜的表情,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感到由衷的喜悦。尽管他门诊劳顿,经常拖班过餐,下午还要查房会诊,有时也不得不限号诊疗。可是每当外地的患者求他加号,他常对身边的学生说,“医者父母心,病人不远千里,火车连着汽车,奔波不便赶来,我又怎么能拒绝?”。于是,他提前半小时上门诊,中午一两点钟下班,就成了家常便饭。往往中午临近,他抬头看着工作室悬挂的“大医精诚”的牌匾,疲惫的身躯就又重新焕发了活力。病人不忍心让他先去吃饭,他总开玩笑说:“我个子大,奈“驮”,不要紧,把病人看完”。他是江苏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卫生厅“135”医学工程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领军者他对热衷于中医临床,积极倡导中医科学研究要为临床服务,紧紧扎根于临床实践。2008年,国家启动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医药领域中央财政投入最大、重视程度最高、行业内外关注度最高的建设项目。刘沈林教授带领团队赴京答辩,成功申报医院成为全国脾胃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14个重点研究病种之中,他承担胃癌研究项目,是研究基地的首席研究专家。他率领创新团队,在国内牵头开展了胃癌中医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益气化瘀解毒方为主的个体化治疗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干预方案的临床研究”和“中医药对晚期胃癌生存期影响的干预方案及推广应用”两项课题均被列入了国家中医药重大科研专项。2009年,他积极倡导,推动江苏成立了全国首家肿瘤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心,是全国首个肿瘤研究大型平台,中心成员包括了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解放军81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全省肿瘤研究的最优质资源,进行中西医结合肿瘤的联合攻关,他担任该中心主任,既领衔研究,又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合作攻关。该中心近年来协作开展了肿瘤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以及药物研发工作,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中的优势。他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重点病种胃癌研究首席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项目中医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部省级课题6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临床医学论文40余篇,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发明专利3项,院内制剂2个。他是中医科普和健康养生的宣讲者他热衷于中医药科普工作,多次参加江苏省“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大型科普报告会,在院内开展科普讲座,向患者普及科学知识。2013年在省科普宣传周开幕式上,刘沈林教授作为科普志愿者发表倡议书,并做了“科学养生,健康生活”的科普报告。他还注重科普创作,领衔编著《首席专家话健康(二)》,已于2012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深受读者欢迎。他是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医学研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省中医药学会特聘首席健康养生科普专家。他是江苏中医事业迅猛发展的推动者他既是临床专家,又曾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工作,于1999-2012年间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他熟悉国家卫生法规,关注国家医改形势,紧跟国家中医药发展动态,对大型中医医院的发展模式,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他积极倡导医院“以中医药为主体,以现代医学为支撑的中医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医疗为主体,教学科研同步协调发展”的办院理念。十多年来,他以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带领全院广大医务员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医院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医院的业务能力和平台规模、环境面貌和影响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医系统保持领先地位。任职期间,医院发展翻天覆地,社会反响十分巨大,成为全省中医事业的典范,为全国大型中医院的发展树立了积极的榜样。他积极调研,深刻理解社会对中医药服务的巨大需求,破解医院中医药服务条件与服务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的发展难题,努力开展医院建设,积极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稳中求进,抢抓机遇,科学筹划,先后完成了两轮门急诊改扩建,门诊诊室由原先的九十多间扩增到360间,门诊量逐年攀升近400万,连续十多年在全省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他千方百计争取了医院南扩工程,赢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南扩工程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民生建设项目。他紧抓不懈,精益求精,历经8年,矢志不渝,医院南院大楼顺利启用,南院新区建筑面积近12万m2,总床位增加到2500张,设备先进,园林秀美,温馨舒适,不仅是医院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诊疗环境,极大地缓解了病人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患者就医条件大大改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注重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医院中医诊疗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积极推动“青苗工程、中医临证跟师”等医院各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他紧抓医疗质量,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开拓新的专业平台,诊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医院连续5年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他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院长、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先后当选市、区人大代表,省党代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与刘沈林同志亲切握手,对江苏中医事业予以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