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XWM health.huanqiu.comarticle熊宏超:肺癌杀手总是静悄悄地来/e3pmt7dq2/e3pn61f01【环球网报道 记者 沙琼】说起肺癌,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杀手一直都在威胁人们的健康,说起如何预防,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为啥防不住呢?且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一病房副主任医师熊宏超来解读吧!现状:仍是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作为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的肺癌,似乎一直没有消减的趋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一病房副主任医师熊宏超有些无奈地说:“不论是全世界还是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位的。”我国的数据显示,肺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目前中国肺癌死亡率约为40.57/10万。在城镇癌症死亡病例中,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50~65岁之间。”高危人群:吸烟男性更是“主力”为何肺癌发病率致死率居高不下?高危因素有哪些呢?熊大夫解释,“吸烟和空气污染是最主要的两大高危因素。现在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增多,更是增加了发病率。 其实,肺癌也是一种慢性病、老年病,高发于50岁以上,吸烟指数在400年支以上,吸二手烟超过20年的人群,吸烟指数是指吸烟年限*每天吸烟的支数,比如吸烟指数400就是吸烟史有20年,平均每天吸20支烟,这类患者的肺癌风险就是非常高了。此外,有癌症家族史和反复罹患肺部疾病的患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支等慢性肺病,也是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关注和定期筛查。还有一部分是职业病患者,比如煤矿工人、接触如石棉等化学制剂的工人,他们都是尘肺病和肺癌的高危人群。”警惕症状:刺激性干咳、咳血、胸闷憋气、体重减轻尤其当心其实很多癌症都是一样的,早期症状很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熊大夫提醒大家,“也有一些高度警惕的症状,比如持续性(一个月以上)的刺激性干咳(无痰)、咳血(痰中有血块或血丝),明显的胸闷憋气等等,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也要小心,如不明原因的疲乏、体重减轻,这些也都可能是癌症的表现。还有许多病人的临床表现不是肺的症状,比如:有的患者来的时候是因为头晕就诊的,结果一查脑转移了,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了,有点患者是因为骨折来看病的,结果一查发现是肺癌骨转移造成的病理骨折。所以经常说,肺癌这个杀手常常是静悄悄地来,像恶狗一样,奔着要害处去咬,防不胜防。”如何诊断:病理活检仍是金标准,先定性后分期到目前为止,肺癌的总体疗效很差,其主要原因是发现太晚。所以,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在门诊首次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属于中晚期,癌细胞已经悄无声息的侵袭肌体的多个器官(转移),因此诊断上除了要定性外还要定病期的早晚(分期诊断),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熊大夫介绍,“肺癌的诊断分两步,第一步:定性,第二步:定期。定性诊断即指病理诊断,明确是不是肺癌,是哪一型肺癌(肺癌分小细胞和非小细胞两大类),因为肺癌的治疗方法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并且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治疗前必须有确切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如何确诊呢?要做哪些检查呢?“目前为止获得病理的方法只有四种:痰细胞学检查最简单但检出率低;气管镜活检属于无创伤检查,但只适用于中心型肺癌;各种穿刺(包括胸水,原发肿物、转移淋巴结和转移灶的穿刺)都是有创伤操作,各种手术(直接手术或者活检类定性诊断手术)一般只作为最后选择。我们在临床上检查步骤首先是做胸部增强CT,大致判断一下肿瘤在胸部的情况、局部有无转移,其次是病理活检,对于中心型病变可以考虑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对于周围型病变可以考虑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于晚期患者可以进行胸水或是转移灶的穿刺,所有这些穿刺活检都是为了获得病理诊断,这才是诊断的‘金标准’。”熊大夫详细地解释道。得到病理诊断就够了吗?不够,熊大夫介绍说,还要进行定期诊断,即分期诊断。由于肺癌极容易转移,区域淋巴结(纵隔、颈部和腹部)、脑、骨、肝、肾上腺都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因此这些部位都要进行仔细的排查。胸部增强CT、脑部MRI(或者增强CT)、骨扫描、腹部B超、颈部B超、PET/CT都是分期检查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分期检查正是对号入座,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治疗: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肺癌主要分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它们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不同的分期,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熊大夫指出,目前肺癌的早期主要是以手术为主,5年生存期可达到50%以上,甚至能到70%以上,IIIb的患者则采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患者以化疗为主,还有一种靶向治疗,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很多病人可以带瘤长期生存。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愈后不好,适合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它对化疗药物更敏感。一般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都要受到损害,所以术前要加强肺功能锻炼,比如吹气球、爬楼梯、深呼吸等等,术后还需要循序渐进地做康复训练,要严格戒烟,学会与癌症共存。预防:健康的根本是心态很多人都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熊大夫提出健康首选是一个意识问题,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去真正做到预防疾病,比如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戒烟、饮食平衡、少油腻、不酗酒,早睡早起,及早治疗慢性病等等。同时,熊大夫也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在不良的境况下,往往是良好的心态起了决定性作用。对于老百姓来说,千万不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健康出于本心!14606810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沙琼环球网14606810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415/09/03/20160415090319529.jpg{"email":"shaqiong@huanqiu.com","name":"沙琼"}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沙琼】说起肺癌,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杀手一直都在威胁人们的健康,说起如何预防,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为啥防不住呢?且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一病房副主任医师熊宏超来解读吧!现状:仍是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作为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的肺癌,似乎一直没有消减的趋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一病房副主任医师熊宏超有些无奈地说:“不论是全世界还是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位的。”我国的数据显示,肺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目前中国肺癌死亡率约为40.57/10万。在城镇癌症死亡病例中,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50~65岁之间。”高危人群:吸烟男性更是“主力”为何肺癌发病率致死率居高不下?高危因素有哪些呢?熊大夫解释,“吸烟和空气污染是最主要的两大高危因素。现在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增多,更是增加了发病率。 其实,肺癌也是一种慢性病、老年病,高发于50岁以上,吸烟指数在400年支以上,吸二手烟超过20年的人群,吸烟指数是指吸烟年限*每天吸烟的支数,比如吸烟指数400就是吸烟史有20年,平均每天吸20支烟,这类患者的肺癌风险就是非常高了。此外,有癌症家族史和反复罹患肺部疾病的患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支等慢性肺病,也是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关注和定期筛查。还有一部分是职业病患者,比如煤矿工人、接触如石棉等化学制剂的工人,他们都是尘肺病和肺癌的高危人群。”警惕症状:刺激性干咳、咳血、胸闷憋气、体重减轻尤其当心其实很多癌症都是一样的,早期症状很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熊大夫提醒大家,“也有一些高度警惕的症状,比如持续性(一个月以上)的刺激性干咳(无痰)、咳血(痰中有血块或血丝),明显的胸闷憋气等等,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也要小心,如不明原因的疲乏、体重减轻,这些也都可能是癌症的表现。还有许多病人的临床表现不是肺的症状,比如:有的患者来的时候是因为头晕就诊的,结果一查脑转移了,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了,有点患者是因为骨折来看病的,结果一查发现是肺癌骨转移造成的病理骨折。所以经常说,肺癌这个杀手常常是静悄悄地来,像恶狗一样,奔着要害处去咬,防不胜防。”如何诊断:病理活检仍是金标准,先定性后分期到目前为止,肺癌的总体疗效很差,其主要原因是发现太晚。所以,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在门诊首次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属于中晚期,癌细胞已经悄无声息的侵袭肌体的多个器官(转移),因此诊断上除了要定性外还要定病期的早晚(分期诊断),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熊大夫介绍,“肺癌的诊断分两步,第一步:定性,第二步:定期。定性诊断即指病理诊断,明确是不是肺癌,是哪一型肺癌(肺癌分小细胞和非小细胞两大类),因为肺癌的治疗方法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并且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治疗前必须有确切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如何确诊呢?要做哪些检查呢?“目前为止获得病理的方法只有四种:痰细胞学检查最简单但检出率低;气管镜活检属于无创伤检查,但只适用于中心型肺癌;各种穿刺(包括胸水,原发肿物、转移淋巴结和转移灶的穿刺)都是有创伤操作,各种手术(直接手术或者活检类定性诊断手术)一般只作为最后选择。我们在临床上检查步骤首先是做胸部增强CT,大致判断一下肿瘤在胸部的情况、局部有无转移,其次是病理活检,对于中心型病变可以考虑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对于周围型病变可以考虑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于晚期患者可以进行胸水或是转移灶的穿刺,所有这些穿刺活检都是为了获得病理诊断,这才是诊断的‘金标准’。”熊大夫详细地解释道。得到病理诊断就够了吗?不够,熊大夫介绍说,还要进行定期诊断,即分期诊断。由于肺癌极容易转移,区域淋巴结(纵隔、颈部和腹部)、脑、骨、肝、肾上腺都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因此这些部位都要进行仔细的排查。胸部增强CT、脑部MRI(或者增强CT)、骨扫描、腹部B超、颈部B超、PET/CT都是分期检查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分期检查正是对号入座,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治疗: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肺癌主要分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它们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不同的分期,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熊大夫指出,目前肺癌的早期主要是以手术为主,5年生存期可达到50%以上,甚至能到70%以上,IIIb的患者则采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患者以化疗为主,还有一种靶向治疗,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很多病人可以带瘤长期生存。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愈后不好,适合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它对化疗药物更敏感。一般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都要受到损害,所以术前要加强肺功能锻炼,比如吹气球、爬楼梯、深呼吸等等,术后还需要循序渐进地做康复训练,要严格戒烟,学会与癌症共存。预防:健康的根本是心态很多人都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熊大夫提出健康首选是一个意识问题,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去真正做到预防疾病,比如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戒烟、饮食平衡、少油腻、不酗酒,早睡早起,及早治疗慢性病等等。同时,熊大夫也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在不良的境况下,往往是良好的心态起了决定性作用。对于老百姓来说,千万不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健康出于本心!